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政治 >

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

2019-07-31 
独立战争拉开了美国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美国国父们也开始了思想上的探索与交锋。如何防止政府权力的专断和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 去商家看看
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 去商家看看

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

独立战争拉开了美国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美国国父们也开始了思想上的探索与交锋。如何防止政府权力的专断和扩张,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如何防止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侵害,对民选代表的权利加以提防?革命一代的美利坚人不仅创造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体制,而且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政治观念,这是许许多多的政治人物行动和思考积累的结果。《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记录了从《独立宣言》的发表到联邦宪法颁布的十余年间各种思想在美利坚社会的碰撞,揭示了美利坚人思考政治的方式,展现了美国革命时期政治文化变动的宏大气象。

网友对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的评论

今天下午3点-6点在北大静园2院111会议室召开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新书发布座谈会暨美国早期政治思想研究”,名家荟萃。参加会议发言的有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李强教授、段德敏副教授,北大哲学系李猛教授、北大历史系王立新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赵晓力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丛日云教授、王建勋教授,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王焱研究员等。译者朱妍兰(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首先介绍了翻译本书的心路历程,她介绍说,8年前,因为对美国的township government感兴趣,接下了这项翻译任务。经过6年的翻译,最终将译稿呈现给读者,并交代翻译过程中的艰辛、对于译名的选择等等。李强教授从宏观方面谈了自己阅读感受,核心在于共和与民主的区别:民主是人民的在场和参与。共和也认同人民主权,但人民通过代表参与政治。美国建国时期的共和与民主具有内在的张力。丛日云教授:这确实是本相当有分量的名著,选这本书很有眼光。译本不错,真正的专家式翻译。他比较了历史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的区别:政治学研究都是选择著名思想家、不能深入到思想发展过程的底部,而伍德的著作聚焦的问题是从思想史角度来解释美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深入大量细节。政治学人很少能有这样的能力去细究思想发展的过程,只能呈现发展的结果。2点体会:1、美国为什么能建立高起点的制度?因为思想先行,观念的水位很高。2、美国建国时期精英们实践性的政治智慧。李猛教授:书的选题很好,是西方思想"rest":"重要的著作。翻译很出色,捕捉到了伍德情感的变动-有些抑郁的色彩。该书可以看作对阿伦特的回答,一种共和主义的回答。什么意思?对人民同质性的强调、对任何权威的猜忌。伍德的分析是辩证的。同时指出了伍德叙事的矛盾。首先,对革命的共和主义回答,其实在后半部与前半部分中,共和的含义是不一致的。其次,伍德的政治文化研究的局限。伍德的批评者低估了伍德的叙事,在伍德实质中存在自由主义。赵晓力教授关注的是该书中只有第176页一处提及了黑人问题。王建勋教授:该书的出版在美国是一个大事情,自由主义对伍德批评仍有价值。对洛克的忽视、对共和的概念假定有一个固定的含义。没有讨论到联邦制的性质。他尤其指出,联邦制是人民自由的双重保障,共和国里面套着共和国。司法审查思想由来已久,并非1804年创立。没有司法审查,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王立新:《缔造》是美国历史上的巨著,是最权威的著作。中译本的出版对中国早期美国思想研究有推动作用。能帮助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启发思考中国当下的问题,思考政治构建问题。段德敏:1、回应赵晓力的“黑人问题”。2、谈及共和主义、民主、自由之间的张力。最后,李强教授总结发言,提出思想史的研究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并介绍了《西方政治思想译丛》的最新进展,包括即将出版洪特(I.Hont)的《贸易的猜忌》。"

包装袋内有泡泡纸保护,边角都完好。在网友推荐下,趁打折入手。慢慢看。

戈登·伍德是美国史大牛,终于又有一本著作被翻译过来了,李剑鸣作序,果断入了!

喜欢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