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政治 >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2019-06-25 
民主政体的崩溃是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民主政体为什么会崩溃?本项研究试图系统地解释民主崩溃的原因和因果机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去商家看看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去商家看看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民主政体的崩溃是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民主政体为什么会崩溃?本项研究试图系统地解释民主崩溃的原因和因果机制。现有文献从阶级斗争和不平等、经济落后及不稳定、结构性社会分裂、政治制度缺陷、政治精英行为与选择,以及国际因素等几种理论路径来解释民主崩溃。但是,现有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存在不足,适用的时空范围也比较有限。作者试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民主崩溃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选民政治分裂程度高,二是离心型政治制度安排,那么该国民主政体就倾向于崩溃。
民主政体的崩溃通常都起源于国内社会的某种政治紧张关系,如果这种政治紧张关系愈演愈烈,就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当这种政治危机无法在现有的民主政体框架内解决时,就会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因此,理解政治危机的形成和激化,是解释民主崩溃的关键。政治危机的形成和激化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政治冲突,而这种政治冲突是不同选民集团存在严重政治分裂的反映。第二个条件是民主国家没有能力去解决这种严重的政治冲突。因此,国家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民主政体的稳定性。固然,国家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民主政体下的政治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国家能力的高低。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讲,离心型民主政体会显著地削弱国家能力,从而使其无法应付剧烈的政治冲突。作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而离心型制度安排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两者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
这项研究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在重点横向比较德国(1919-1933年)、尼日利亚(1960-1966年)、智利(1964-1973年)三个民主崩溃案例和印度(1947年至今)一个民主存续案例的同时,还对四国不同时期的民主经历进行了纵向比较,以揭示选民政治分裂程度和政治制度安排对民主崩溃或维系的影响。作者希望这项研究能对如何避免新兴民主政体的失败提供富有价值的启示。

网友对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的评论

这个浮躁时代少有的冷静、理性的思考。

民主政体的崩溃是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民主政体为什么会崩溃?该书图系统地解释民主崩溃的原因和因果机制。现有文献从阶级斗争和不平等、经济落后及不稳定、结构性社会分裂、政治制度缺陷、政治精英行为与选择,以及国际因素等几种理论路径来解释民主崩溃。但是,现有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存在不足,适用的时空范围也比较有限。作者试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民主崩溃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选民政治分裂程度高,二是离心型政治制度安排,那么该国民主政体就倾向于崩溃。
该书不是一项思辨式的政治哲学或是已有经验研究的理论综述,该书是比较政治领域一项原创性的实证研究。该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可见该书的价值。

从研究问题的角度和研究的方法来看,这是一本在国内比较少见的书。作者是赞同民主的,但未虑胜,先虑败。与国内多数学者与公知在对民主的理解极为肤浅的情况下就一味高唱民主口号不同,作者釆取了一种更负责任的且更具建设性的态度。作者非常具有科学精神。他在本书的着眼点是民主转型的经验与教训,采用的方法是对世界历史上民主崩溃的案例进行经验研究。他的结论是二点很具体且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第一,在一个国家向民主转型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社会内部的政治分裂和冲突。第二要尽量采取向心型的制度设计,中央政府要尽量有效有力。作者特别澄清了三权分立不是多数人理解的民主经典类型,议会制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作者也不主张过多的地方权力。总之民主转型是高难动作,不可轻率而为。民主转型需要政治精英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他们高度负责审慎的态度。学者们应该对民主转型进行深入的经验研究以求更好的理解,科学实证而不是意识形态化才更有建设性。不能到了二十一世纪了我们还只会喊喊洛克、霍布斯,最多伏尔泰、卢棱时的口号,而对现代的经验研究成果视而不见。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也不是万能灵药。阅读民主崩溃的政治学,不是为了否定民主,而是为中国未来的民主转型道路的选择积累经验和教训。

喜欢民主崩溃的政治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