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

2019-05-09 
儒学东传日本,经历了怎样的“日本化”“再日本化”?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儒学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战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 去商家看看
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 去商家看看

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

儒学东传日本,经历了怎样的“日本化”“再日本化”?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儒学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战后日本审视传统文化如何保留“日本性”的问题。
在明治维新(1868)以后的近代日本,儒学遭遇了“日本化”与“近代化”的双重夹击,它被作为“东洋伦理”或“日本道德”的代表,或被化作帝国意识形态下的“国民道德论”,被用来提升全民精神文明,实现“臣民一体”、“道德齐一”,以为由此便可抵御西方精神污染,进而实现“近代超克”直至“解放亚洲”,在此特殊的年代,儒教遭遇了“再日本化”的命运。战后日本,“儒教”名声一落千丈,人们在对“近代日本儒教”猛烈批判之同时,也开始对儒教日本化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省思,人们发现在日本化背后存在着“日本性”问题,亦即“日本化”得以可能的日本自身文化传统究竟何在的问题,丸山真男晚年的“原型”论致力于探寻“日本性”,便与此问题意识密切相关。但是在当今日本,儒学日本化的进程已然中断,其原因是否由于日本已经彻底“西化”抑或已经退缩至“原型”则已非本文所能深究。但可肯定的是,对于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各种西学的“中国化”既是实践问题又是理论问题。

网友对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的评论

喜欢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