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李自成(套装共10册)

2019-04-23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李自成(套装共10册)》讲述明崇祯十一年,农民军起义处于低潮,有的瓦解投降,有的彷徨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李自成(套装共10册) 去商家看看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李自成(套装共10册) 去商家看看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李自成(套装共10册)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李自成(套装共10册)》讲述明崇祯十一年,农民军起义处于低潮,有的瓦解投降,有的彷徨观望,唯有李自成一支孤军坚持奋战,在潼关与洪承畴督帅的部队展开了一场激烈战斗。危急之中,李自成带领一支精兵从东南突围退到商洛山中,李自成夫人高桂英带领另一队向东南突杀,退到崤山休整。商洛山中的李自成部队为重组力量,冒险去谷城鼓动张献忠重新起义;高夫人为杀出崤山日夜赶绣“闯”字大旗,经过艰苦斗争,两支部队最终在商洛会师。
在商洛山中瘟疫猖狂、官兵逼近的紧急情况下,李自成、刘宗敏和高夫人内平叛乱,外挫官军,得以转危为安。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在面临清军进犯、义军重起的不利形势下,不得不向皇亲国戚借饷的举动又引发了朝廷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冲突……

网友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李自成(套装共10册)的评论

刚看了开头,作者有明显的政治立场,开头就说崇祯皇帝怎么怎么只代表大地主的利益,简单定性,扣帽子,对历史人物不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进行具体分析,很不喜欢。

终于读得接近尾声了,应该说这书描写是全方位和立体式的,在当时的这个圈子中确属佼佼者。可是前面把李自成写得那样神武英明,那样高大全,在后面又写得那样多疑善变甚至感觉有些猥琐,太突然了,没有写出中间的过渡是怎样来的。还有,李进北京到决定去山海关征讨吴三桂,短短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把失去人心的原因归结为部队的腐化变质,原本那样严明的一支军队,在这样几天内腐败又能腐到哪里去呢(当然作者也写了逼赃这一较新的比较合理的原因)?难道李自成不该写,抑或是不值得用这么长的篇幅写?总之,这书要读,但也要分析并参以其它资料和研究。
虎头蛇尾,中国小说的通病。显然,《李自成》也未能逃脱这一范式。开头摊得那么大,有很多期待,然而到最后却收不住了,越来越没有味道。值得问的是,这到底是为什么?什么样的根本原因导致了这种特有的现象?

啰里啰嗦,唠唠叨叨。人物的内心活动太多,那时候是打仗,哪有那么多的心理活动。第一本书快完了,李闯王还没从商洛山里出来呢。不推荐这套书。

这种反应文革时期毛的阶级斗争历史观的作品,居然翻出来贩卖,还那么多人好评,看得我也是醉了

大约二十年前,上小学的时候看过其中几卷,好像那时候整部小说还没有写完?从故事情节和文学性来说,是难得一见的好小说。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的话,根本不值得一读。然而历史小说又没法割裂历史事实单纯谈文学性,所以,整个书或者说看书的过程肯定是个矛盾体。

小时就大名鼎鼎的名著了,现在看,不过吹捧美化土匪的书而已。李自成和另外一个屠夫张献忠都是历史的罪人和过客。作者如果活在改革开放时期,肯定不会写这个人的传记的。不过投当时政治方向的应景小说而已,可惜了作者的才华了。

李自成只是一个在恰好的时间出现的一个妄人,不管其本身起义的正确与否,队伍在反明的过程中出现了欺压百姓,吃人肉这种事情,就知道他们只是一帮土匪,之前只是因为mao的原因被美化了而已

好便宜,满200减120到手才81。足足10本,必须好好收藏,好好研读。虽然作者有岁月的痕迹,但摆正历史观,从文学角度还是值得一观。说白了,至少看看,究竟为什么能写出10本这么长的篇幅。

打开快件箱的一霎那就放心了,纸张好,印刷好,十本书中有些许瑕疵但都能接受,建议卖家在包装设计上再下点功夫,总之很满意!也祝卖家生意兴隆。

浩瀚长篇,堪称建国后中国历史小说的一座高峰,至今无人超越。看到过一种长江出版社四册的版本是删节版,此套似乎是完整版,语句带有写作时代的鲜明印记,无论对该书赞扬还是批判,对正反两方都是值得一看的巨著

喜欢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李自成(套装共10册)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