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丹尼尔·凯曼:丈量世界 | ![]() |
|
![]() |
丹尼尔·凯曼:丈量世界 | ![]() |
网友对丹尼尔·凯曼:丈量世界的评论
看完整本书,一直在找一句合理的话解读此书,回首书封上的“好奇心比雄心走的更远”,瞬间感觉找到了书的整个灵魂。罗胖说越早读到这本书越好,在我看来,确切地说,越有雄心的人越早看到这本书越好,这本书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有了极好的体现,而两位主人公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也是给我们展现了两个极端的生命路程。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斯读到洪堡的生活,不由赞叹和佩服其勇气,却也不免嘲笑洪堡“为何总认为真理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却唯独不可能发生在这里。”这是一个反思也是一个警示,在“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大众态度下,我们应该更加明确,真正对待生活的正确方式不是唯有走的够远、到过够多地方;而是你能否永远对生活有着一个足够的好奇心和欣赏态度,即使是在你的那个小天地中也能够随时发现和感受生活的美丽之处!正如台湾作家蔡颖卿的态度: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即使没有太多的日子到处远行,但是生活稳定的节奏、父母每天的关怀陪伴所结合而成的安全感,都是生活给我们最大的礼物。
这书太好玩了,高斯跟洪堡每人交替一个章节。就像偶遇几百年前的科学怪人,完全是两位天才的简略版自传,两人为了探求真理所表现出来的无畏与决绝让人心生敬仰,而他们令人悲伤地个人生活只是探求真理之余的衍生品。
笑点频发。天才的世界蛮呆萌。
懂一点德语,发现这个版本翻译质量很不错啊,忠实于原文的表达习惯。
看到最后看到很惆怅,一个人即使再伟大,也仍然无法与时代的洪流相抗衡,就像书中所说的:不应该高估一个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研究人员并不是造物主,甚至连发明家都不算,他们既没有开疆拓土,也没有种植果实,既不播种也不收获。在他身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更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超越他身后的人,直到一切再度沦落。
在梁文道的《我读》里面见到过这本书,以为是一本关于冷知识的书,但是当时不太好买。时隔多年听罗胖推荐果断买下,结果发现是小说。。此生此时奇遇到200年前的两位数科王子,幸福感爆棚!
“有一次,洪堡把胳膊反绑在背后整整一周,来建立自己与疼痛和不适之间的信任;高斯,一头扎根在数学的世界里,他说他的幸福就像一个计算错误,一个误差,他唯一的希望是永远不要被修正。”
读完之后,更加感觉自己是沧海一粟……
德国人的喜感简直是这本书意外的彩蛋,啊哈哈哈。
大师不遇-“他们中究竟谁走的更远,谁才是留在家里的那个。”洪堡-无数山川河流用其命名的他,高斯-著作等身王子美誉的他,都在丈量外部世界的同时,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唯一的共同点可能竟是他们都长时间做过大地测量,哎,没有好好学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内在世界的求索模糊曲折~如果大师的标准是完美,是德艺双馨,他二位肯定不是,估计小学挂在墙上的其它诸位也很难是~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个过往观念的颠覆、一位位完美偶像的褪色,自我价值体系也因此得以重铸。你可以怀疑、不舍,甚至拒绝接受,但是随着认知地图的慢慢探开,你只能孤身面对越来越真实的世界,去接纳,去say “hello,world”?偶像的残缺,也让他们更真实,神迹不过是一点点的天赋加上无比的执着和持续的专注(还是超难做到,但是人可以去做了),还要有一点点运气~大师,不是给“完美者”的定义,而是对“追求完美者”的致意,尽管有时,并不是自己主动的,哈哈?所以,在世,大师不遇!
喜欢生活大爆炸的可以看看,今年看过最佳小说
原来德国人写起小说来也这么厉害,作者的文字在睿智与幽默之间摇摆。展现出来的却是这个世界的苍凉与荒谬。我觉得翻译得很不错,那些说翻译不好的,都是懂德语看过原书的吗?生活充满了可鄙的专制,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代出生,然后被束缚其中。它使你在面对过去时,有一种天然的优势,而在面对未来时,又与小丑无异。超喜欢这句话!
书评写得那么好,而且还是首页推荐,于是我在书荒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下单买了这本书,但是却让我大为失望。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我get不到天才们的点还是怎样,虽然也会为高斯的头脑所折服,但是书中叙事更多的是一种……混乱?反正看完之后没什么感想,既不为角色感慨,也没有得到什么启示……也许天才的思想我们凡人get不到?
数学家高斯和物理学家洪堡,两个科学怪人的故事。也许正因为他们怪,因为执着,因为坚持,因为勇于探索,因为不合常理的想法,所以才能成就他们。天才的世界,是我们无法抵达的。
喜欢丹尼尔·凯曼:丈量世界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