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解
一、本书以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金陵刻经处刊本为底本。二、原书为繁体竖排,文中不分段;今改为简体(为避免歧义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老子道德经解 |
 |
|
 |
老子道德经解 |
 |

一、本书以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金陵刻经处刊本为底本。
二、原书为繁体竖排,文中不分段;今改为简体(为避免歧义,保留了若干异体字、通假字)横排,并依文义予以分段,且施以现代标点。校正字词有讹误者,于脚注中标出。
三、书中《道德经》原文依据憨山的“解”进行句读,与通行的句读有诸多不同,这也是憨山解《道德经》的过人之处。如第一章中下面这段文字,依憨山的“解”应点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四、本书总体上由四部分构成:1.《老子道德经解(发题)》,2.《老子道德经解(上篇)》,3.《老子道德经解(下篇)》,4.附录《观老庄影响论》。第一部分将“发明宗旨”“发明趣向”“发明工夫”“发明体用”“发明归趣”,总归为《老子道德经解(卷首)》;第二、三部分是憨山对《道德经》原文的解;第四部分是篇独立的论文,金陵刻经处刊本一并收入,今从旧例。
五、为方便阅读,本书在《道德经》每章前添加章序号。
网友对老子道德经解的评论
对理解道德经非常有帮助。
1. “禅解儒道丛书”,以佛教解儒家、道家经典
2. 点校的很好
3.版式设计精美,便于阅读
喜欢老子道德经解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