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升级版) | ![]() |
|
![]() |
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升级版) | ![]() |
网友对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升级版)的评论
接对少1的评论。少2的原书在国外也看过,隐约觉得翻动起埋藏在心里的一些不想面对的东西。当时看原书的时候很吃力不知道是原著本身的原因,还是我个人的不想面对真实的自己的心理原因。多年后,在国内读到了中文译版。那些真实的案例依然让我读的是触目惊心。只是总觉得没读透,这也给我自己一个缓释的机会,直到现在我把最新的少2看完,我才有勇气真正地和自己进行了一场对话。听上去不太雅:我面对了自己的谎言。和书名一样,这个谎言和我们日常用语中的说谎不完全吻合。每个人心中都有两只狼,善良的狼喜欢诚实,恶狼害怕诚实,借着谎言来掩盖真相,去逃避自己应该面对的困苦。慌不择路的时候,很多人推脱责任甚至是丧心病狂。我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我也挣扎着走出来了。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我并有没有放下。那只恶狼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我甚至恍惚自己本性就是那样。其实,只要面对就好了,停止自欺欺人就好了。
必须说明的是,这次的最新的少2,编者花了不少功夫来消化和呈现原书的思想和精华。这样的处理让看书的人更加容易读懂,而只有真的读进去了,才能真的有所收获。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也才能救赎更多的人。
有很强烈的共鸣,读这本书时,自己却是刚刚好理解了一件事,于是带着那样的心情读了读,有些问题茅塞顿开。
四年前,自己认为这个世界的恶无非是那些可以被明确看出来对别人造成伤害的行为,而今却是不再那样理解了。最能毁灭的人的,是身边的人的伪善,不断的影响自己,也不断的摧毁着自己,想要挣脱需要勇气,却必须要学会去挣脱。
自己所看见最大的帮助,是让自己更加的坚定选择朋友,而不再与许久以前一番,离自己近的就是朋友。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存着一个天使,一个魔鬼。当天使确实不容易,按照少有人1里面讲,要先苦后甜,要忠于事实,要承担责任,要保持平衡,而且在书中后面又提到,人类最大的邪恶就是懒惰,而懒惰是我们每个人的通病,并且进一步解释说,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大自然都是从有序到无序状态。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要想心智获得成熟,心灵获得成长,当天使,就得克服懒惰,违反这一自然规律,逆水行舟。这是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的,所以说,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反之,只要我们稍微松懈下来,就会很容易滑入魔鬼的行列。
因此,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魔鬼的一面。试想,作为妻子(丈夫)我们是不是经常会控制对方,是对方完全听命于我,或者完全依赖于对方,甚至没有了自我?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同样会对孩子随意发号施令,以自己的思想压制孩子的思想,完全不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同时,有些人为了维护自己“完美”的形象,在外人面前,又以伪善的面孔出现,甚至不惜撒谎成性。
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1》,是给人们指出了一条路,一条唯一的正途。那么《少有人2》,就是深刻剖析了我们身边大部分人难以走正路的各种问题,虽说剖析中会让你不寒而栗,让你痛苦,但所谓良药苦口,正如鲁迅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只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不逃避,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少有人走的路1所指导的那样,踏上心智成熟之路。
照片上的书看上去比较好,拿到书就有差别了,书面比照片暗,颜色也比照片深,但内容可以,感兴趣的可以买
书挺好的,但是电子书里面错误太多了,不光有错别字,还有语句不通,有的地方还前后不连贯,明显缺少了一些内容。这本书的电子书也不便宜,但明显价格配不上它的质量。
以前读旧版的少2时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都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与读少1的感受和收获相差太远了。
收到书后迫不及待打开。内容简介让我眼前一亮,思路也清晰了。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1是讲人性善,那么少有人走的路2就是讲人性中的恶。中文版序中用一则寓言很好地阐释了人性善恶的关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善良的狼和一只恶狼。用少1中讲的自律、爱等可以喂养那只善良的狼。而我们不能回避心中的这只恶狼。如果回避,聚会想办法掩盖,谎言由此而生。被谎言麻痹并不会让不敢面对痛苦的消失,纠结中,心理疾病就会产生。如果不直面这只恶狼,我们永远无法活出精彩的人生。
这本书给我很大启发,这里的“撒谎成性”指的不仅仅是欺骗别人,更是欺骗自己。推荐!
触目惊心:控制欲强的父母会培养出抑郁的孩子
看到这里我真的是心绪不宁了。我怎么觉得我们就是在控制孩子呢?而且好像我小时候也是这么在父母的控制之下长大的。全家上下都觉得这是对的,这样做是对孩子好。我的孩子抑郁了吗?我自己是不是也有问题?完了,一下子迷茫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那我自己来说,虽然不至于达到抑郁的状况,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要考虑很多。小时候是在意父母的看法,逐渐长大又陷入同学、老师、同事的看法之中。说到底,是没有活出真实的自己。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很疲惫的事情,抑郁可能就在一念之间吧。哎,脑子里充满了父母灌输的育儿理念,自己现在的状况也相对不错,于是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或许,我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是个例:狼爸、虎妈到处都有。希望我现在调整还为时不晚,为自己,更为孩子。不对,应该是为孩子,更为自己。
爱,也有对错。什么是真正的爱?如何正确地爱?也许我也应该读一下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
喜欢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升级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