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政治 >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完整图文版)

2018-06-30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内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完整图文版) 去商家看看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完整图文版) 去商家看看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完整图文版)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内容简介:李光耀一讲话,各国总统、总理、外交官和企业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洗耳恭听。他是新加坡的“国父”,在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在50余年的世界舞台生涯中砥砺了智慧。他几乎是独当一面地领导了新加坡的转型,让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西方式的成功。
李光耀对东西方的地缘政治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尼克松到奥巴马,历届美国总统都非常欢迎他访问白宫;从撒切尔到布莱尔,历任英国首相都肯定他的智慧;从新闻集团创始人默多克到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蒂勒森,商业领袖们都对他的成就点头赞许。
对于中国的未来,李光耀认为“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李光耀直言不讳,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论、福利国家、教育以及自由市场的看法。

网友对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完整图文版)的评论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是一本由三个老外编选的李光耀言论萃取集。文字不长,只有不到200页,但看得出是精心编选的。

书里面对中、美、欧、印、伊斯兰世界未来发展的看法,我也不是国际问题专家,只能聊备一说吧。作为普通读者,我关心的更多是李光耀的观点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

关于李光耀和新加坡成功经验,争论很多,我对这个问题的基本态度是:新加坡历史太短,一切争论都还为时过早!新加坡的成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毕竟,二战前,德国、日本也曾不可一世过,二战后,苏联也风光过……新加坡廉洁高效的新威权主义政治是否就足以证明,自由主义政治纯属偏见,未免太儿戏了。

从书中可以看出,李光耀的理想国,是精英主义式的,他甚至极端地认为,“一个人的能力、癖好和性情中有70%—80%的成分都是遗传基因决定的” (本书P173)。同时,他也认为,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美国强大的根源是,美国能不断吸收全世界的人才。所以,新加坡要富强,就必须对世界级的人才有吸引力。新加坡弹丸之地,只有400多万人口,自然资源也很匮乏,连饮用水都需要进口。所以,新加坡的国家发展战略就是,人家腐败,我们就廉洁;人家一塌糊涂,政府不守规矩,我们就厉行法治。并且,提供世界级的基础设施,世界级的服务水平,全民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力争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一个最优良的投资环境。这"rest":"样新加坡经济,没有道理不发展。这其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李光耀也没有讳言这一点。他相信人性是恶劣的。<br /><br />可是,精英主义政治在没有法治或社会公正的前提下,无非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他的结局一定是劣币驱逐良币,流氓打败贵族,刘邦灭掉项羽。新加坡之所以没有变成“上海滩”,正在于新加坡的李光耀坚持法治。而像菲律宾、印尼、泰国之所以民主改革失败,其实跟民主无关,跟缺乏法治有关。大哲学家波普尔就说过,“法律体系不率先就位,就不可能有自由市场,因为买卖和抢劫之间必须有明晰的界线。在没有法治的情况下建立的资本主义,到头来一定是贪污和偷抢遍地。就连拿破仑都知道要建立自由市场社会,得先有一部法典。没有法治,即使英国也无法建立自由市场。”李光耀也认为,缺乏法治,黑恶势力就会在社会上横行霸道。(P13)今天的大陆人应该会深有感触吧。<br /><br />最使我感到惊异地是,李光耀居然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本书P157)。后来我一细想,也算是吧,算是边沁式的功利主义那样的自由主义者吧。因为,李光耀明确地说,“政府的管理艺术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有限的资源。”(P136)<br /><br />李光耀反对工会,认为那只会打击精英创富的积极性,关键是要把蛋糕做大。但同时,他有强调以法治来保障机会均等,以一定的社会保障来赢取选票。看得出,这个人的世界观是个实用主义者。他说,“我不会搞理论……我未接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人的指导,我只对现实中行得通的事情感兴趣。”(P162)“一个理论,不会因为听起来悦耳或者符合逻辑就一定具有现实可行性。一个理论最终还是要放到生活中检验。”(P163)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李光耀版的“猫论”嘛。可惜,他是错的。你没有理论,你在检验什么呢?你能检验什么呢?没有重力理论,两头铁牛同时落地也没意义。导线穿过磁场产生指针的晃动,法拉第应该送去精神病院吧。<br /><br />实际上李光耀反对的是西方的个人本位的社会观。“美国文化过于注重个人权利,个人有权的膨胀是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的。”(P33)关于社会到底应该个人本位还是共同体本位,我认为秦晖先生已经用“群己边界”的概念说的很清楚了,就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必须划分清楚。<br /><br />总之,如果想快速地了解李光耀的政治观、经济观、社会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观点的话,这本书我认为也许倒是一本很有意思的速读小册子。"

比起基辛格的《论中国》,李光耀显然更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坦言中国将长期面对的挑战,如何选择最符合中美各自、双边及与各国的多边利益的道路,表达了世人对中国崛起的普遍担忧,强调“制衡”的重要性(这点好像颇得中庸之道的真传)。但全文似乎均从美国的立场(也难怪书前尽数列举欧美政要的评论),或是跟随美国的信徒的角度,或是更通俗些,就是表达了对现任带头大哥的崇敬、感激,对后起之辈改变现有利益格局的不确定,对可能造成变局的恐惧,给予双方适应、磨合的相处之道。说白了,跟办公室政治一模一样,就是现任的一把手与二把手的关系。

开国元勋里面,活的最久最滋润的应该就是李光耀了。这人也厉害,出生小康人家,10多岁留学剑桥大学法律系,后参与创建了人民行动党,建立了政府,中老年来开始学习汉语,80年代废除了汉语的各方方言,在岛内一统普通话,让新加坡人的汉语搞的比香港人还好。个人感觉李光耀是个十分务实的人,什么民主不民主,赚钱搞发展为主。这次中国口号依法治国,也可借鉴下新加坡。

李光耀不仅了解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也了解西方人的。新加坡的治理方式总的来说是儒家思想为体,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为用。在狮城推行英语,不得不说是大胆的尝试。在内忧外患充满敌意的环境里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实属不易。李光耀的经历能够让他充分的了解权力以及民主之间的鸿沟。新加坡在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顺利的搭上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顺风车,未来几十年新加坡必然会更多的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其活力。不容回避的是威权统治必然不能长久,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他有生之年一直在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与政治体制。希望新加坡能够走出东方思维的固有障碍,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大道。祝福新加坡越来越好。

书本在印刷方面较差,在八十多页处有磨损,纸张的字体排版和空间上不敢恭维

见到了第一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Allison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科学与国际事务贝尔弗尔中心主任及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 是全球范围内研究李光耀的权威专家。Allison先生说到在与李光耀相关的卷帙浩繁的著作、采访稿、讲话稿,以及大量的演讲中,提炼出了最有趣的部分,再据此整理提问并赴新加坡采访,以对话体形式直接记录李光耀的回答。而整本书中最困难的部分莫过于“将一本原可能是上千页的大部头书籍提炼至200页”。书中仅用了15页文字就将中国的未来章节阐述完毕,在Allison看来,这归结于李光耀有着“积极主动并成功概括观点的能力”。这就是最有趣的部分。

非常崇拜李光耀,思维敏捷,眼光犀利,说话一针见血,也许我并不同意他说的每一句话,但是他的品格,他的精神,他的见解,他的成就,都让我无比佩服。

熬夜看完整本书,明显感觉是被阉割过或者被筛选过。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出版给中国人看的。没有什么营养。始终还是在儒家文化圈看待问题。很官方。

是一些李先生被媒体访问的文章的组合,喜欢李先生的人可以买来看看,如果不是,就没必要花这个钱了。

喜欢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完整图文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