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

2018-05-12 
本书一,论证了中国上古天文学向占星学的历史转折,其中包括界定占星学的特定含义,并区别了属于原始巫术的星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 去商家看看
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 去商家看看

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

本书一,论证了中国上古天文学向占星学的历史转折,其中包括界定占星学的特定含义,并区别了属于原始巫术的星占(甲骨文就有)与占星学的本质不同,试图对于中国天文学史上迄今为止依然纠缠不清的这个重大问题做一初步清理;
二,论证了阴阳五行学说从朴素经验常识到哲学思想的产生过程,及其与占星学融合一体的历史事实,并大概确定这种理论整合由邹衍学派完成:经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大约在战国晚期成为一个思想体系;
三,论证了与阴阳五行一体的占星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特征,阐明了这个占据秦汉时代思想和学术中心的思想体系,不仅征服了当时的诸子百家,成为主流的学术思潮,也征服了秦皇汉武等统治者,成为统治的意识形态。秦汉的学术和政治体现了这个思想体系,可见其对于当时政治、学术、思想的巨大影响;
四,论证了“五经”的核心思想及其根源,阐明汉代思想和学术的成因及其本质特征,由此揭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学与占星学的血缘关系。
五,也存在反对这个思想体系的思想,代表是荀子和王充。这构成了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另一条线索。
通过上述工作,本书描绘了秦汉思想史上的一场聚变及其成因和线索,基本梳理了所谓“天人合一”思想在汉代具体内涵及其成因。同时,对于一些流行说法提出否定,包括李学勤先生主持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关于武王伐纣时间的论证,这也是西周起始年代的论证。
这些问题非常重大,如作者的论证成立,则形成对秦汉思想、学术、政治甚至科学已有版图的一次重构,这一工作也可以说是胡适、郭沫若、顾颉刚、侯外庐、徐复观等前贤工作的继续。

网友对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的评论

不错的中国占星术研究,值得入手

中国思想史写得好的,从纵向叙述上讲的是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从结构面上进行社会学分析的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从深层结构上揭秘的是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从文明起源上讲的好的是张光直的《美术祭祀与神话》一书,这些名著作者竟然一本都没有参看,让人惊讶。天人合一实际上中国古代没有从血源关系中完全脱落的境况在意识上的反应。由于人们只能通过他们所遇上的社会关系来认识他们所处的世界,在融合原始血缘关系和等级关系的宗法社会中,人对自然的依赖,使得人们的眼光无法完全从“拟人观”中超越出来,天人之间还有一种神秘的通感,人们关于世界的认识还处在一种“巫史文化”的状态。马克思说古代文明有正常的儿童也有早熟的儿童,这种差别基础为阶级关系分化程度,旧有部落血缘关系的保留程度。

喜欢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