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寻访千利休:赠送精美茶道手账 | ![]() |
|
![]() |
寻访千利休:赠送精美茶道手账 | ![]() |
网友对寻访千利休:赠送精美茶道手账的评论
1、本书弱化了千利休在历史中的作用
除了少量的丰臣秀吉与石田三成有关茶席本身在政治中作用的对话,本书中千利休在历史中的作用基本没有介绍。因为非线性、四处穿插的章节时间设定,造成了整体阅读体验的不连贯。现在在说的到底是哪个时代?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与之前的人物有什么关系?对于一个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本书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很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时间线。我承认这本书并非历史小说,但是缺乏了一定的历史铺垫,千利休这个角色显得有点儿头重脚轻,只是围绕爱情的执念,好像换到任何一个时代,换一个名字,故事仍能成立,这样的利休大丈夫?
2、本书篇章之间太独立,人物没有继承关系
本书是由每篇一个人物独立成章的方式写就的,虽然篇章中各有穿插,但人物描写不饱满。基本每章都是对章节主人公的内心描写,而对其他章节的主人公则一笔带过。让我们除了对话之外,基本看不清每个角色在自己的章节之外长什么样子,给他人什么样的印象。人物刻画流于表面,没有深度。而且前后基本没有关系。
3、本书在对名物的描写上毫无诚意
除了一些历史上公认的利休的小故事之外,本书有的时候也会提到一些可以今天在博物馆见到的名物。但提到的时候就是一笔带过,到底如何精致?有什么特征?基本不加描述。赤色茶碗与黑乐茶碗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黑乐茶碗能体现出"rest":"寂禅的风格?山本兼一完全没有描述。<br /><br />4、本书译者不专业,喜欢自我标榜太啰嗦<br /><br />译者又在第一页介绍自己,又洋洋洒洒写了好多前言,最后还有译后记,里面还总说自己学茶道什么的,不免有点啰嗦且自以为是。搞得好像本书是自己的一张名片,或者是自己开办的茶道学校的招生简章等,成为了本书累赘。<br /><br />在译者那些应该做好的地方,好像更做得很草率。就连脚注和评注的部分,也显得非常不专业。该有脚注的时候没有,有的时候也只会引用一堆历史文献,看起来很专业,但根本起不到解释的作用。这是一本通俗小说,如果译者希望能将日本的茶道介绍到中国来,为什么不把各种各样的专业名词解释得生活化一些呢?如果读者要仔细了解日本茶道的历史渊源,那肯定去专业的书籍里找哦。为啥要在这里的脚注里看?有点多此一举,事倍功半。<br /><br />5、那本附赠的小册子是干嘛用的?<br /><br />毫无翻译的吃茶去小册子有什么意义?画了几个图而已,到底是笔记本还是历史画册?敢不敢带点儿解说?"
一直对这个日本一代茶圣感兴趣。先看过电影,对千利休的那种美感叹不已,然后看过日文版,这次又看了中文版,不得不说,中文版给了我很大惊喜。虽然看过电影,但文字读下来,给了我更多的美的感受。这个版本加入了万字的导读,对千利休的一生,日本茶道有了一个基本介绍,译者的文字也非常美。还有很多注释。看得出来,是下了很多功夫的,还有一个惊喜,就是送了个小本子,画的是各种茶道的插图,上面还有利休写茶的利休百首,简直是不能再喜欢。
写得好,翻译得也好。利休惊天动地的美意识,这本小说写出来了
喜欢寻访千利休:赠送精美茶道手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