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政治 >

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2018-05-10 
今天的中国社会,在器物层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去商家看看
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去商家看看

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今天的中国社会,
在器物层面上已经与传统社会面目全非,
但是社会运转的基盘,
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惯性。
特别是贪腐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
与历史上很多时期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看清历史,有助于我们找到治理这个千年顽疾的良方。

——罗辑思维

作者简介:张宏杰,作家,学者。蒙古族。1972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著有《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中国人的性格历程》等。有多部作品在韩国及港台出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
作品多发表于《当代》、《天涯》、《钟山》等文学刊物。在《当代》开设《史纪》专栏。
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辽宁文学奖”等文学奖项,并获得200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散文家奖”提名。
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成败论乾隆》。2010年在央视《子午书简》讲述《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网友对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的评论

中心思想就是,中国历史上底薪必然导致腐败,中央集权导致政府权力过大也是腐败原因。另外还有人情世故也算是腐败的诱因,以古喻今,就会觉得现在的反腐老祖宗早就干过好多次,而且腐败的套路也是古人玩过的了,中国的特色就在于陋规,现在就是各种费,文中特提到了,地方财政不足,自然要补足,靠各种火耗陋规,现在地方就靠卖地,其实殊途同归,但有点遗憾的是最后只是稍微提了新加坡和香港的反腐,但体量相差太大,我觉得很难有借鉴意义,对于他国的腐败没有提及,比如日本俄罗斯,而且文化心理对于腐败的影响没有深入,,最后提到的新加坡又有点意思了,提到了官员的特权问题,严格说了这种特殊化难道也不是一种腐败吗,特殊病房特派汽车有警卫特高大上办公楼,但我们都觉得习以为常,这种权力的特殊化才是咱们腐败顽疾的根本,只有把当官当成一个没有特殊性质的普通职业对待,才能建立起反腐的监督机制

作者另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是《饥饿的盛世》,把各种清吹电视剧演绎出来的“康乾盛世”给扒了个底朝天,并揭露了康熙的食古不化、固步自封导致中国在西方崛起的时候无可挽回地衰落。这一本看了也是让人挺绝望,这千年的文化和制度纠缠不清,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到底能不能改好呢?其实这个作者的书都挺沉重的,看完了心情不太好,一种这个世界没救了的感觉,当然可能这不是他的本意,但是他涉及的题材都太黑暗了,就写成这样。历史都是人创造的,人有多坏多自私,历史就有多黑暗,唉。

整书对明清年代的陋规做了阐述,其中引用的文字有不少错误的地方,例如 “第一部分 03段 康熙应该对清代的制度性腐败负最大责任”的 #1448位置,引用的文字“官史征收钱粮私加火耗者,以脏论”,这句话中前两个字,应该是官吏,不应该是“官史”。

一本好书论中国《顽疾》,顽疾却难以根除,客观评价,以史为鉴!只是物流太慢,而且中通快递不给力啊这次。。。

喜欢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