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降伏其心(上) (佛教心灵修养丛书)

2018-05-08 
内容简介自2001年以来,万行法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降伏其心(上) (佛教心灵修养丛书) 去商家看看
降伏其心(上) (佛教心灵修养丛书) 去商家看看

降伏其心(上) (佛教心灵修养丛书)

内容简介
自2001年以来,万行法师白天带领信众建寺,晚上为信众讲法。本书即集合了万行法师从2002年冬季至2003年夏季所讲开示整理而成的“开示录”,并以《金刚经》中“降伏其心”为书名以自律,旨在抛砖引玉,结识更多明师。
万行法师时刻不忘以佛祖为榜样,学习佛陀对人性欲望的了悟,学习佛陀的宏大愿力、崇高境界、无量悲心、圆满智慧,学习佛陀对人类的伟大奉献精神,培养自己由体验佛法到印证佛法,进而达成转识成智、彻底证悟佛法的历程。万行法师愿意与十方善信共同探索佛教思想之真谛,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时代国家,造福于社会大众。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在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通俗易懂阐述人生之圆满,深入浅出诠释佛法之浩瀚。 佛学思想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广大。本书作者万行早在中学时代,即为其深深吸引。皈依佛门进入佛学院之后,研习佛、道、儒等传世经典,兴致日浓,百学不厌。时刻不忘以佛祖为榜样,学习佛陀对人性欲望的了悟,学习佛陀的宏大愿力、崇高境界、无量悲心、圆满智慧,学习佛陀对人类的伟大奉献精神,培养自己由体验佛法到印证佛法,进而达成转识成智、彻底证悟佛法的历程。万行愿意和十方善信共同探索佛教思想之真谛,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时代、造福于大众,为构建和谐社会而竭奉全力。

作者简介
释万行,一九七一年出生于湖北,十八岁出家于厦门市南普陀寺。二十二岁毕业于闽南佛学院。为探索佛法之奥秘,于一九九三年至二○○○年先后三次闭关修炼长达七年之久,出关后著《心中月》一书,在佛教界颇有影响,多次再版。现任广东省翁源县佛教协会会长、广东省东华寺

目 录
自 序
(壹)
1.修行中真正的进步是心态的转变
2.观香的好处
3.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
4.修身与论六祖
5.打七的意义
6.《坛经》与禅宗
7.顺其自然与无我
8.丛林中的规矩
9.学佛要有自己的佛学思想
10.明心见性与证果三者的区别
11.大智无非善护念
12.止观与入定
13.入定的四个层次
14.怎样正确地住定
15.见性后修的是什么
16.当代修行人与八相成道
17.修行人必须学会管住自己
18.如何做到有念无住
19.什么叫正知正见
20.如何见道修道证道
21.学佛的人就是不一样
22.静坐中出现自发功的原因
23.谈谈说是道非
24.如何参话头
25.如何将念佛的种子种入八识心田
26.信仰是学佛的根本
27.禅净密三者的关系
28.化身是怎么来的
29.修道与观想
30.有为法与无为法的用功方法
31.如何音念六字大明咒
32.瑜伽七节健身操
33.如何激活能量
34.什么是一心不乱
35.如何念佛
36.关于善知识
37.什么是了了分明之境
38.十二生肖的原理
39.寺院的规矩
40.走出闭关中的境界
41.有没有男女双修
42.如何正确念佛
43.化身与八个意识层次
44.如何与万物同一体
45.闭关的规矩
46.修法与修道的区别
(贰)
1.修行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2.附体是如何来的
3.老人能否修炼成功
4.自我反省就是修道
5.一心不乱做事就是修行
6.如何打开自己的心量
7.佛法要靠实证,而不是猜测想象
8.如何对治昏沉散乱
9.学佛必须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
10.学佛容易做人难
11.只有跟佛比才能看清自己
12.如何把灵明不昧修出来
13.我执不死怎能与佛融为一体
14.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
15.体内能量唤醒后有什么表现

网友对降伏其心(上) (佛教心灵修养丛书)的评论

喜欢降伏其心(上) (佛教心灵修养丛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