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皇冠山

2017-12-31 
这是全国第一部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内容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东北中部山区的一座老工业基地城市铁源市。二十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皇冠山 去商家看看
皇冠山 去商家看看

皇冠山

这是全国第一部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内容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东北中部山区的一座老工业基地城市铁源市。二十世纪末的一个初冬的一天,在这座山城里爆发了震惊全国的破产煤矿工人游行拦阻国际列车的重大事件,嗣后,中央即派联合调查组到S省调查,并决定在包括铁源市内的S省进行社会保障改革试点,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复苏和振兴老工业基地。
于是,围绕着社会保障改革,在铁源市展开了新旧观念的碰撞,正直与邪恶的搏斗,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

编辑推荐

这是全国第一部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内容的长篇小说。
本书写的是东北某老工业基地“铁源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故事从这座山城里破产煤矿工人游行拦阻国际列车的重大事件开始讲起,既刻画了像车轩宇等站在社保第一线的正面人物的英雄形象,也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孟显龙等几个腐败干部的丑陋嘴脸。全书写的是作者亲历、亲为的事情,读来生动亲切、对其中的人物,也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文摘

书摘
这是20世纪末一个初冬的早晨,股股寒流毫无遮掩地搅和在车水马龙的
人流中。零星星、懒洋洋飘下的雪花随着初寒的肆虐,撒向铁源山城,也撒
向通往源煤的矿区路。这天的气温要比往年同期寒冷得多。但早来的寒冷,
仍然未能阻住上下班的人流。只不过这几年人流要比往年少得多了。这一变
化,只有天天穿过采煤矿区路的人们才能感受到凄冷和萧条。
就是比往年少得多的人流,这天早晨被意外的事件堵塞了。在通往采煤
工业区的路途中,横穿着一条北京通往莫斯科的铁道线。守在三号铁道口的
道口员是位四十岁左右的汉子。他每日、每月、每年坚守在岗位上,不知经
他身边顺利地驰过多少趟南来北往的列车。此时,他仍像往常一样,手持信
号旗,虔诚地站在值班岗位上。他放下了拦路杆,等候一趟国际列车的通过
。每当此时,不管你多少人,不管你多少车辆,不管你多大的官,不管你多
高级豪华的轿车,不管你有多要紧的事,对不起,到这里一律“暂停”!因
为他有这个权力。他感到自豪,他发自内心地感谢铁道部门赋予他这一神圣
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每次值班,他都要过过几次这样的“官瘾”。这简直
是一种享受!作为一名无品、无位、无级的再普通不过的铁路工人,他感受
到一种行使权力的满足。特别是他有一次堵住的是SE00001牌子的小车时,
这种满足感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了。
这时,他发现远处有一支庞大的、拥挤的队伍像是有组织、有秩序地朝
道口走过来。越走越近,越逼越近。起初,他以为又是哪单位组织搞的什么
长跑活动,或者参加市里什么大型会议,因为他遇到这不止一次了。于是他
习惯地迎了上去。
然而,他想错了。他已逐渐清晰地看到逼过来的人群里,伸出几幅标语
牌: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
“关心破产煤矿工人的疾苦吧!”
“破产不是破我的家!”
”小达目的,绝不收兵!”
他瞪大着眼睛,揉了揉;又瞪大着眼睛,再揉了揉。他惊呆了。他吃惊
的是,队伍看到了头,却看不到尾。长长的,黑压压的,谁也说不清这个队
伍究竟有多少人!五千?八千?一万?
他刚跨出几步想阻拦,却被队伍前头的两个彪形大汉甩了个趔趄。他清
楚地看到他们袖子上的“纠察队”袖标字样。只见一位佩戴“纠察队”袖标
的大个子一挥手,人群忽拉拉地从拦路杆下钻了过来,只片刻工夫便将铁道
口堵了个水泄不通。
远处已传过来驶近列车的汽笛声。
随着汽笛声,从混乱的人群里冲出几个人,每人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红色
小信号旗,朝着远处驶近的列车胡乱地摇晃着。
道口员似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脸色苍白:
“你们不能,你们……”
可已经晚了,他被一个“纠察队”大汉甩了个跟头:“去你的吧!”
列车已经紧急刹车,停了下来。
很快,从列车上跳下来乘警、乘务员,又陆续跳下来一些旅客,有几位
外国人嘟囔着俄语。抢在前面的一位乘警急切地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
游行的队伍没人回答他,也没人理睬他。而是一浪高似一浪呼喊着口号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
“我们要见市主要领导!”
“我们要见市主要领导!”
“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大概是游行的人们感到枯燥了,乏味了,于是又以高昂嘹亮的歌声代替
了简单重复的口号。这些老掉了牙的革命歌曲,在这种场合下,被赋予了新
的内涵。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
“我们工人有力量,嘿!我们工人有力量!白天黑夜工作忙,嘿!工作
忙……”
大概又是领唱的、随唱的感觉到这些简单重复的歌曲还不足以扩大气氛
和影响,于是在领唱者的指挥下,又换了新花样。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汉
对着喇叭筒,领唱起革命现代京剧中“家住安源”的选段来。这一国人熟知
的革命样板戏片段,越过了久违了三十多年的时空,到了20世纪末这位领唱
先生的嘴里,虽然未跑调,却换了词,显得不伦不类,使理智的人们感到沉
闷、压抑和苦涩:
“家住铁源太河头,
常年挖煤苦难熬,
汗水流淌难糊口。
破产无业愁更愁。
贫困在家度岁月,
不识冬夏与春秋。
啊,不识冬夏与春秋……”
在游行群体喊唱中,大批警察已赶到。随即市委秘书长孟显龙、市公安
局长龙毅、市信访办主任吴明熙、市劳动局长车轩宇等人已陆续赶到。但面
对着庞大蜂拥的人群,这些政府要员们已经无济于事了。
P1-P4

网友对皇冠山的评论

喜欢皇冠山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