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 | ![]() |
|
![]() |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 | ![]() |
在生于五十年代的中国人里,李银河是非常特别的。
她经历了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文化大革命”、插队、下乡,在物质和精神的沙漠里都受过磨砺。
然而,与那一代很多人不同,李银河没有愤世嫉俗,而是始终平和,热爱阅读和艺术,追求自由和美丽。
在很多人眼中,李银河这位学者总是和敏感话题联系在一起:同性恋、性学、女性主义……
有人对她爱之入骨,有人对她嗤之以鼻。
她的一生,在很多人眼里是惊世骇俗的传奇;然而李银河自己讲来,平平静静,朴实通透。
看完这本自传,你会认识到一个真实的李银河——一个可爱的老人,单纯而真挚,优雅而睿智。
独家收录近三十幅珍贵照片,包括童年时期、内蒙古插队时期、与王小波在美国旅游生活照、与现任伴侣“大侠”及养子壮壮的温馨家庭照等,其中不少是首度披露。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自传,坦诚而通透地讲述自己的一生。
李银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由于“文化大革命”,她只读到初二就中断学业,参加串联、去内蒙古兵团插队,还在山西农村种了两年地。
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爱情几乎无人不知,却少有人知道这段爱情是怎样开始的。二十多岁时,李银河已经在中南海国务院工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前程似锦;与此同时,王小波只是个街道工人,二人的地位可谓云泥之别。李银河却毫不在意,幸福地认为:“我和他就是一个男版灰姑娘的故事嘛。我早就看出来,我的这个灰姑娘天生丽质,他有一颗无比敏感、无比美丽的心,而且还是一个文学天才,早晚会脱颖而出。”正如王小波所说:“真正的婚姻都是在天上缔结的。”
近期,李银河现任伴侣“大侠”的曝光引发热议。对此,李银河认真地声明:“大侠”是跨性别者,生理女性,心理男性,应该被称为“他”。大侠和李银河领养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三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李银河本人并非同性恋者,却始终为同性恋者的利益而奔走呼号,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对自由的追求和信念。你可以不赞同她的观点,但不得不佩服她的坚持与勇气。
她说:“人间如花丛,我只是从中采撷一点点精华,对其他的一切不去理睬。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要好好享用自己的生命。自由奔放,随心所欲。”
李银河
1952年生于北京。
1977年,获山西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8年,就读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0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学位;
1992年至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2年至今,专注写作。
说起来,我和李银河老师还沾点亲戚,因而每每看到她的消息和著作都更多一份留意。常常看到她的“热点标题”——其实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随和朴实的人,所言所讲,不过是一个研究“敏感”问题的社会学家的本分罢了。读了她的自传《人间采蜜记》,很有感慨,她走过了六十多年不平凡的路,却自认平凡;她经历了人生的艰难起伏,却只讲述“采蜜记”。推荐之。
——李亚鹏
李银河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在北极极点发表演讲的人,她的人生静思,她的采蜜哲学,打动了现场每一个人。她活得比谁都通透、明白,读了这本书,更能知晓她人生哲学蜜的甜美韵味……
——杨锦麟
老实说,我一直有个极端的观点:中国社会在过去数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间有巨大的苦难。这对几代人的心理造成了系统性的伤害。
而李银河老师,却是“那一代人”中的一个异类。
我从未见过一个像她这个年纪的人,还这么天真、羞涩、质朴。
在这本自传《人间采蜜记》里,她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地写了自己走过的路——但是你看过就知道,她以这个同龄的共和国为背景,走出了多么传奇、勇敢、丰富的轨迹。
在这本书里,你将见证历史。而更重要的是,你将看到作者不畏凡俗的勇气,看她如何在一个艰难的人生里,保持纯真和勇气。
——路金波
网友对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的评论
一直很喜欢李银河,以前只是零零碎碎了解过她的一些故事,一直很想系统地了解她的人生。终于出了自传,第一时间买了一本。
看得真过瘾啊,尤其是那么多照片,原来李银河年轻时这么好看!!!!特喜欢那张抱着暖手宝的,“你的三反一点也不漂亮 可是她爱你”。瞬间被戳中了有木有!!!
觉得李银河其实特别萌,有啥说啥。原来她跟王小波开始恋爱的时候,她已经那么牛逼了,而王小波只是个工人啊,真没想到。
书的排版用纸什么的也都不错,一看就是用心做的,很庄重。这才符合李银河的气质嘛。比她以前出的书都精致,读起来很舒服。作为我这样的脑残粉,还是很欣慰的。
读《人间采蜜记》会想:一个写字的人,如何诚实坦荡地面对一路走来的自己,敢不敢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将一些隐秘的东西示之于众。
很佩服她的勇气,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或者文字爱好者,能将隐私部分这样坦率毫无保留地写出来,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很多作家,唯有假托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
以前对她没什么兴趣,现在觉得她很坦诚,坦诚得可爱,活到这把年纪能如此直视自己的内心,做到她这种坦诚很难得。
李老师是很真很纯的人
李银河的文章很耐看,是我喜欢的风格,只不过结尾几篇略显仓促。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我本来满怀期待,可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我只能说我读了没什么收获。书里李银河写她跟王小波一起,都是李银河下厨,王小波的哥哥写的《我的兄弟王小波》里是说都是王小波下厨,谁下厨并不是重点,我只想说不是当事人很难知道什么真相,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简直太天真。本书的言语表达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一杯白开水,没糖没盐。观点不新奇。
李银河奶奶的文笔嘛…我觉得可以用平实来形容,平实得让人很舒服,输出的观点也让人好接受。另外,不论是她和王小波还是“大侠”的经历,真的挺让人羡慕
一直很期待这本书,但是现在真的不想轻易购买纸质书,请尽快出kindle电子书吧。
端根板凳听听就是,作者的经历也不算特别有吸引力,但也是独一无二的,听听也不错。
每一章都是一小段回忆与叙述,表达上更多的是平实的句子,就像冯唐说的有些地方像议论文的表述,虽然作者读过很多书,但写作能力和写作愿望通常是两回事儿。觉得书的前半部分,个人的成长经历写的好,后半部分,与他人的回忆写的一般。
很值得一看的一本人物自传。作者文字自然实在流畅,充满活力,字里行间充溢着真情。通过作者所经历过的事儿,了解了她当时所处的时代,特别是她的研究,还有王小波!很佩服作者以及她选择的生活方式
喜欢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