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 | ![]() |
|
![]() |
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 | ![]() |
网友对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的评论
手机蹭网来发评论,可见我辈对思想事业之关心。楼上说的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排版印刷纸质其实蛮精良的,疏漏确实有,但不影响阅读。
真正要命的是翻译,是出自专家之手没错,可只做到了信,达得靠自己怀着不小的耐心将句词理顺了才读得到,雅是一点没读出来。译者的汉语水平除非他是个外国人才能让人原谅,我也确实怀疑这位叫京不特的先生或许真的就是外国人,那译笔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不通,几乎像对照着原文逐词逐句地译出,或许吻合了丹麦文的文法,于中文文法却全然不顾了。汉译西方哲学也不是没读过这种西文式的译文,但本书的情况太严重了,主谓宾好像根本搞不清楚位置,还总重复使用, 似乎完全不会用中文的代词 ,介词形容词也是。本来可以简短或直接的句子楞是翻得跟西文一样絮长饶舌,有的地方完全可以发挥点正常的文采,也不见有所发挥,是否译者西文读得太深中文都忘得所剩无几了。
唉,明显损害到了克氏绝对文采不凡的风格和气质,因为容器和内容太不协调了。不知社科院出版社的编辑大人和校对大人是怎样让这稿子通过的
?
克氏应该不算那种特难理解的西方思想家,主要困难在于对基督教和希腊文化的熟稔程度,而不是文风和其思想的深刻本身。因此光是信的翻译绝对不够。关于克氏的思想,我手机打字实在不便评论什么,也正如克氏所言,评价天才是困难的,困难不仅在于克氏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也在于其思想的非体"rest":"系和不可总结性,以及特定的语境。但如是注定有缘领略这位天之洞见之情怀之启示的人,也自会从这书中认出克氏独一无二的存在意义。<br />对中国社科院从没有过多少好感,这次的译文又叫人失望了。主要是为了收集完整的克氏著作,否则会买其他的版本吧。有一点好处是,这版本因为与丹麦方面直接合作所以附有详尽的注释,虽然那注释也翻得有些不通。不过社科院能面向社会发行他们的译著,我作为一介自学平民后生,还是心存感激好了。<br />只是希望,贵翰林院在慢工的同时还得注意要出点细活啊!<br /><br /> 补充:为了对大家负责,今天又将该书后两篇的部分抽读了几段,并且还特意重读了几段京不特先生几年前译出的2、3卷《非此即彼》的内容,可以负责地说,这译文着实生硬冗长,憋脚得叫人难受。<br />京先生自谓“对哲学翻译有着一种认识上的执着”,在个人读来只能是一种对直译的执着,而非认识,因为这种不顾文学性的直译根本就妨碍了对思想内容的认识。以前读2、3卷时对克氏产生的那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或许就不幸是拜这直译所赐。当时没接触过克氏还不太察觉,现在是明显感到。<br />读哲学译著有一定经验的朋友应该了解,在西文表达中并不觉得絮长的句子,直译成中文那确实就可能变得拐弯抹角地啰嗦,并且满是赘词。京先生的翻译就执着在了这上面。<br />要一个有着丰富中文写作阅读经验的人,即使西文原文的确絮长的不行,也能转写成简朴流畅中文,而不至于叫人难以卒读。从这点讲,京先生真应该好好修炼一下中文再搞翻译。有许多概念,京先生为了慎重起见都翻译成带有引号的形容短语甚至句子,其是若有一定专业的汉语写作水平,那些概念完全可以翻译为汉语的现成词汇。像“那伦理的”、“那普遍的”、“那魔性的”、“那最高级的”、“那最低级的”,等等,读多了真叫人抓狂,这还只是一个方面。<br /><br />我知道,对康德那样的哲学是不能作文学性要求的。可是对克氏的书,完全忽视了文学性去翻译,只能叫人对原本应产生亲近的克氏叹而远之。<br /><br />手机蹭网打字,不便引文说明,要抱怨的大概就这些。要是做研究的话这版还是可以参考的,京先生有的地方体会的似乎也很准确,再加注释周全,所以不乏作为资料的价值。"
相较于前面几卷,第六卷的排版有很大问题,就好像是一个早产儿,发育不良。有的部分注解标号和后面的注解文字对不上号;有的原注甚至出现了正文字体;后面的人名表上出现了莫名起码的“小圈”。
书有点问题,换货很快,但是还是不太好,不得不退款,但是退货有十来天了居然还没有退款,打客服就只是一直说帮我催,真是不愉快的购物体验!
想了解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
喜欢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