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美丽新世界 (雅众·外国文学佳作) |
 |
|
 |
美丽新世界 (雅众·外国文学佳作) |
 |

编辑推荐
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三大代表作之一
被列入20世纪最伟大的百部英文小说
欧美大学生必读书目
著名学者作家刘瑜作序推荐
封面插画由获得英国开本学会与插画之家组织的
《美丽新世界》插画大赛优胜奖获得者独家授权
名人推荐
新世界如此美好,它只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在那里,幸福的人们全都是“被幸福”的。
——著名学者、作家刘瑜
在《1984》中,人们被对痛苦的恐惧所控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则被对快乐的盲目追逐所控制。
——《娱乐至死》作者 尼尔·波兹曼
媒体推荐
新世界如此美好,它只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在那里,幸福的人们全都是“被幸福”的。
——著名学者、作家刘瑜
在《1984》中,人们被对痛苦的恐惧所控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则被对快乐的盲目追逐所控制。
——《娱乐至死》作者 尼尔波兹曼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译者:黄津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著名英国作家,出身于萨里郡的名门,早年入伊顿公学,后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并开始创作诗歌。赫胥黎的小说阐述思想观念甚于塑造艺术形象,常被称作“观念小说”。其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现代文明各个重要方面。其代表作有《美丽新世界》《旋律的配合》等。
目录
代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序言
代序
你还要些什么
2503年,一个婴儿养育室里。护士们在地板上摆了一堆图书和鲜花,然后把一群长得一模一样的、八个月大的婴儿放到了地板上。婴儿们看到图书和鲜花,飞快地爬过去,拿起来玩耍。这时候,长官一声令下,护士长启动电路装置,一时间,刺耳的警报响起,地板被通上了电,触电的婴儿们在痛苦中痉挛并尖叫不已。过了一会儿,护士长关上了电闸。
“这样的试验大约重复两百次,”长官微笑着对参观者说,“这些孩子们就会对图书和花朵形成本能的憎恨,他们的条件反射就这样被限定了。”
“限定”大约是《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一书中最关键的指向。在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笔下的那个美好世界里,人从受精开始就被“限定”了。精子和卵子在试管里被调制好,不健康的胚胎被“限定”出局,健康胎儿在孵化器里长大。然后,从婴儿养育室开始,孩子们一路被“限定”得厌恶书籍和自然,厌恶独处,厌恶家庭,厌恶宗教和艺术,同时被“限定”得热爱集体,热爱消费,热爱滥交。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被限定的方式都一样。美好新世界里,人类被分成了五级: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
德尔塔(Delta)以及埃普西隆(Epsilon)。阿尔法被限定得聪明漂亮,而埃普西隆以下的人不但被限定得矮小愚钝,还批量生产。不过没关系,虽然在那个世界里人有等级贵贱,但是他们都一样幸福——因为无论哪个等级,其接受的“睡眠教育”都会告诉他,他所在的等级是最美好最幸运的。
这样的世界,有什么问题吗?
美好新世界的首长穆斯塔法,问质疑者“野人”约翰。
有什么人类跋山涉水追求了几千年的东西,新世界里没有呢?经济发展?新世界里如此富足,上至阿尔法下至埃普西隆,人们不愁吃穿。健康?生物学家们早就把人类限定得不再有疾病。青春?这里人们青春永驻,直到突然死亡。美女帅哥的青睐?这个更不用担心,因为新世界里“人人彼此相属”,滥交是最大的美德,你要是长期只跟一个美女上床,会成为该世界里骇人的丑闻。
不错,这个世界里没有艺术、诗歌、撕心裂肺的爱情,没有毕加索或者莎士比亚,但是,当你每天都幸福得晕眩时,为什么还会需要毕加索或者莎士比亚?文学艺术往往是为了表达冲突,超越痛苦,那么,在一个冲突和痛苦根本不存在的世界里,文学艺术也就变成了社会的阑尾。更不要说“爱情”,那简直是高速公路上突然蹦出来的一头羚羊,如此危险,通通地,限定了之。
所以,这样的世界,还有什么问题吗?
柏拉图估计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新世界里政治家和科学家就是智慧非凡的哲学王。老子估计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这个桃花源里被充分实施。希特勒更是会欣喜若狂,因为将人类的未来当作一个巨大的生物工程来建设,简直是他的毕生追求。还有斯大林,荡漾在新世界人们脸上的微笑,与沉浸在丰收喜悦里的新农庄农民如出一辙,而新世界的“睡眠教育”,简直可以说是对苏式灌输教育赤裸裸的抄袭。所有那些信奉“精英治国”、信奉“稳定高于一切”、信奉“老百姓无非就是关心吃饱穿暖”的人,都会是“美好新世界”的热情粉丝。
这个新世界如此美好,它只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在那里,幸福的人们全都是“被幸福”的。
就是说,在那里,人们的幸福是政治家和科学家呕心沥血的科研成果,与每个个体自己的创造力、情感体验能力、审美能力都毫无关系。 民众只需像儿童那样,系上围兜,张口吞下哲学王或者先锋队一勺一勺送过来的食物,就乘坐直升电梯抵达了极乐世界。而精英们为了民众,制作食物既考虑营养,又考虑消化,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有如此鞠躬尽瘁的统治者,民众的个体自由意志完全是多此一举。 如果说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里,人们为失去自由而痛苦,那么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则为摆脱了自由的重负而狂喜。真的,如果政治家科学家给民众带来如此丰盛的快乐,民众何必要自己去斗争?就像如果你可以从父亲那里继承一大笔遗产,何必要自己去辛苦挣钱?除非你认为得到的过程比得到本身更有意义。除非你不识抬举地认为,通过个体努力去争取幸福比“被幸福”更体现生命的价值。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在一切精英治国观里读到的是对生命的藐视。当统治者的恩赐被视为民众幸福的源泉时,统治者越高大,民众就越渺小。对有些人来说,幸福如此简单,无非是对着送过来的汤勺不断张嘴,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如此复杂,需要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由于运气和能力,也许耕耘未必能带来收获,但是恩赐来的幸福和捕猎来的痛苦之间,你选什么呢?在幸福药丸嗦麻和跌宕起伏的莎士比亚之间,野人约翰选择了莎士比亚。但是当然,对于美好新世界里的绝大多数人,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权利,无处不在的幸福不由分说,一把把他们给罩住,他们只能躺在幸福的牙缝里,被咀嚼,然后变成一堆残渣,被气势磅礴地给吐出来。
刘 瑜
二○一四年一月
网友对美丽新世界 (雅众·外国文学佳作)的评论
推荐购买。因本书版本众多,所以先谈谈装桢翻译问题,后谈下读完本书的感想(不剧透的前提下)
装桢:非常喜欢这一版美丽新世界的封面,乍一看仿佛是一幅很美的画,然而深入观察,便会发现如梵高星夜一般的疯狂压抑暗流涌动,正如美丽新世界带给人类的一般。排版和字体很舒服,纸质偏黄,简装但不应付,便于携带。装桢必须全五分!
翻译:比较精准简练,因为是新译本,所以阅读上没有语言代沟,某些段落的词句非常出彩。但还有上升空间,给四星。我特意问过陕师大出版社工作人员译者的资料,在此引用下对方的回复:黄津毕业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美文学系,曾获2010年卡西欧英文翻译二等奖,而那一届一等奖空缺。
最后简略谈下感想,不剧透了:
我觉得作者关于孤独,社会维稳的形式,幸福的定义这些洞察得相当精准。
1,关于维稳:其实现有的社会秩序,所谓好坏的道德标准,不都是为了人类社会能维持下去而存在的么?当社会走入极端,也就和赫胥黎描绘的世界没有什么两样了。作者还巧妙诠释了二八定律(书里称冰山定律),九分之八的人在水下(做基础愚昧的工作),九分之一的人在水上,社会才会稳定。超出社会需求的思考是稳定的敌人,所以需要教育(洗脑)--维持稳定的基石。
2,所谓孤独,是源于一种脱离社会集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常感孤独的人多数处于这两种状态(相当于处在人群正态分布的两极):要么自卑("rest":"某些层面低人一等)要么真正的自傲(自身某些条件包括精神高于社会普通范畴),可以说与社会格格不入会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就是感受到孤独。消灭孤独即是消灭自我,自我都不存在了,社会还会不安定吗?人人彼此相属。<br />3,幸福,在新世界里稳定带来幸福,消灭了孤独和自我的社会人人都是被幸福着的。新世界改变了现有客观物质条件,消灭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反面,社会也就不存在争端了,这样得到的幸福还是幸福吗?<br />4,在这种社会觉醒的人们都是天才,必会被消灭。其实,只要是在人类社会不都是这样的吗?那些普通人,没有觉醒的人们不自觉地成为了这些天才的刽子手。然而有什么办法呢?超脱现实的人必然是不幸的,望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r />这本书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看似美妙的,被幸福的世界,处在其中的人们从小被教育的就是维护稳定,消除不同的声音以达到“幸福”。正如赫胥黎说的,要让人忙碌起来,社会才会稳定。我想赫胥黎自己就是太闲了,加之是个天才,才会洞察到社会的一些本源。看起来这似乎是个乌托邦,其实作者不过是描写了我们所处社会的一种极端状态罢了,从古至今,书里一些本质的东西时刻都在上演,酝酿了无数的悲剧,为了稳定牺牲自我的悲剧。"
一开始看这个版本买的人不太多我还没太敢买,现在看来是多虑了。封面的确漂亮,后面有提到本封面是《美丽新世界》插画大赛的获奖作品,而且手感很好。纸张颜色舒服字体大小合适。翻译得也挺不错了,至少语句很通顺,不像一些书翻出来洋不洋土不土的,而且错别字基本没有(到目前只发现了一个字母的大小写好像不对,和一个疑似错别字的地方)。内容就不多说了,绝对是能激起思考的作品,我好久没有像这样拿起一本书以后中间没有休息地把书看完了(当然内容不太多也是一个原因)。推荐购买
因为宣传美丽新世界与1984齐名所以读读看,更喜欢1984的感觉,美丽新世界有逻辑硬伤啊,与其为了稳定弄那么多多生子,不如直接机械化得了啊
伟大的小说一定会促人思考。美丽新世界就是这样的小说。
我们的未来,我们憧憬的乌托邦真的是那样美好吗?
当我们的一切需求都能满足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体制也会随之变化,那种变化有可能是剥夺了人的自由。
和1984一样,美丽新世界也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我们选择的自由。
希望这样的世界永远不要到来。
人类因为孤独而才能创造奇迹。
在这样一个精心设计且运行良好的社会中,每一个层级的人都被生理上设置、心理上催眠,成为幸福的人。他们没有艺术也不需要艺术,没有自由却丝毫感受不到自己没有自由,他们自称为文明人。当文明人遇到野蛮人,就变成了相互同情甚至相互鄙夷。到底谁更值得同情?到底谁更加幸福?
书中的世界有趣又引人深思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充满想象力,看似很荒诞,仔细思考,又感觉有很多现实的影子,也许作者不仅仅只写“乌托邦”?这一类书有名的有三本,都值得一读。
经典书籍,在欧美也常与《1984》一起列为反乌托邦必读书籍之一....看完后脑洞大开,愚蠢的人类,其实我们才是真正的α~喵~!
之前看1984时,阴暗的窒息和绝望从头至尾,色彩分明。然而美丽新世界的颜色却暧昧不清。只是在最后,这个新世界更让人绝望。
感觉书里面没有写明作者观点,只是对于两种社会形态的描述,引发读者思考,究竟好与不好,我看完也不知道了。
喜欢美丽新世界 (雅众·外国文学佳作)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