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特色类别 > 杂志 >

紫禁城(2016六月号·总第257期)(牡丹与宫廷)

2017-07-22 
《紫禁城(2016年6月刊)》杂志是一本以明清历史、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为经,以古代文物艺术、建筑营缮、历史掌故为纬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紫禁城(2016六月号·总第257期)(牡丹与宫廷) 去商家看看
紫禁城(2016六月号·总第257期)(牡丹与宫廷) 去商家看看

紫禁城(2016六月号·总第257期)(牡丹与宫廷)

《紫禁城(2016年6月刊)》杂志是一本以明清历史、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为经,以古代文物艺术、建筑营缮、历史掌故为纬的文化艺术类杂志。利用故宫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和专家资源,最终实现学术问题趣味化、研究成果普及化和传统文化时尚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艺术和休闲需求,为社会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艺术的绚丽多彩。

编辑推荐

《紫禁城(2016年6月刊)》杂志力图服务于对文史知识感兴趣的读者。从事艺术品收藏的专业人士和对艺术品有浓厚兴趣的收藏爱好者。文博专业、艺术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以及文博、考古行业的从业人员。《紫禁城(2016年6月刊)》杂志立足故宫藏品,以解读明清历史及宫廷文化为己任,兼及其他。通过有效的策划和引导,用丰富灵活的形式贯穿话题,引进不同视角、不同身份的作者,最终为读者在阅读中呈现由物到史,由事到人的细致与纵深关系。《紫禁城(2016年6月刊)》杂志以故宫为平台,建立与全国各大博物馆的交流与联系,密切关注并反映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参照故宫相关文物,从更高更新的角度组织话题。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牡丹花卉文化的体现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纵观清代牡丹文化在徽墨中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发现以牡丹为代表的中国花卉经历了儒家美学意蕴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通过实际描绘来理解并得到审美。古代中国人在对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有所把握的前提下,常用拟人的手法,利用花的色、叶、香等植物特征,将花卉的各种自然属性与人性、品格、情操来进行类比,以花喻人,将花卉的自然属性与人相关联,进而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如利用牡丹花叶的「富贵」涵义,把牡丹与石头或梅花组成的图案寓意为「长命富贵」。
第二层,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种花卉的了解,在欣赏者的心理上增加了对事物情感性质、特征的理解。牡丹花大色艳,层层叠叠,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之美,传达出磅礴的春天的气势,因而具有成为盛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唐绥祖进御制乐善堂诗墨之苍松牡丹墨即是代表之一。此套墨二十四锭一套,为乾隆年间湖北巡抚唐绥祖所进,表达对乾隆盛世的赞颂。其中苍松牡丹墨为长方形,上端委角,饰以抽象螭纹。墨正面楷书一御制乐善堂诗一六字,填金,上嵌米珠一颗。

网友对紫禁城(2016六月号·总第257期)(牡丹与宫廷)的评论

喜欢紫禁城(2016六月号·总第257期)(牡丹与宫廷)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