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

2017-07-05 
波兰的二战经历迥异于任何其他国家,没有第二个国家被轴心国和盟军双方都侵略过:波兰的西部变为纳粹德国的附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 去商家看看
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 去商家看看

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

波兰的二战经历迥异于任何其他国家,没有第二个国家被轴心国和盟军双方都侵略过:波兰的西部变为纳粹德国的附属,东部并入了苏联。书中以不同于以往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正义战争”来解读二战,而波兰人的观点可能更触及国际政治的本质。这是一本关于二战的长久以来缺失的作品。

网友对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的评论

这是一本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好书。作者依据英、美、波兰和苏俄等国的档案资料,力图全面反映波兰及波兰人民在二战期间英勇抗击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介绍波兰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包括首先破解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与英、法、美等军队一起参加西线的战斗,与苏军一起参加东线的战斗等。在付出惨重的代价获得二战的胜利之后,波兰已经面目全非,原来的东部家园已不复存在,大量的士兵和难民面临无家可归的尴尬局面,他们不知道是该欢庆胜利呢?还是无奈而痛惜自己的不幸遭遇。

由于处在德意志与俄罗斯两大强国东西环伺的中间地带,波兰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一战前,波兰曾遭受三次瓜分:1772年,俄、普、奧三国瓜分波兰;1792年俄、普再次瓜分波兰;1794年,普、奧、俄第三次瓜分波兰。至此,波兰彻底亡国。一战后,在协约国的主持下,波兰重新建国。

在二战中,波兰是一个既遭受纳粹侵略,又遭受盟军侵占的国家。1939年9月1日,德军从三个方向入侵波兰,导致二战爆发。在德军闪电战的打击下,波兰西部大片土地被德军攻占。9月17日,苏联又分兵两路从背后夹击波兰,并占据波兰东部大片领土。凭借一国之力,波兰抵抗德苏两国东西夹攻达一个多月之久,最终不敌,波兰陷落。德苏双方商定,以布格河为界,西面划归德国处置,东部划归苏联肢解。从此开始,波兰经受了长达6年的亡国之痛。"rest":"<br /><br />当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越过布格河,进攻苏联时,德国开始独占波兰。当苏军开始反攻时,波兰再次处于德苏双方的铁蹄之下。当德军西撤、苏军东进时,波兰又处于苏军的全面控制之下,直至二战结束。也就是说,在二战期间,波兰一直处于战火之中,国土沦陷,人民惨遭蹂躏与屠杀。<br /><br />德军进攻苏联时,最初是在波兰的国土上开始的,例如,布格河本是波兰中部一条南北向的河流,也是德占区与苏占区的分界线。另外,二战中著名的布列斯特(战前波兰东部的一座城市)要塞攻防战也是在波兰国土上打的。<br /><br />本书介绍了纳粹如何迫害德占区的波兰人,建立犹太隔离区,建立集中营(包括著名的奥斯维辛、特雷布林卡以及贝乌热茨等)和灭绝营,以及惨无人道地杀害波兰犹太人。介绍了苏联如何把苏占区的波兰平民流放到西伯利亚等恶劣环境的遭遇以及后期如何逃离苏联的过程,同时也介绍了著名的卡廷惨案。<br /><br />本书介绍了波兰人在苏联、法国和英国建军,波兰第2军在意大利战场参战,波兰第1装甲师参加诺曼底登陆,在法德战场参战,第1集团军在东线与苏联一起参战,收复波兰失地等,由波兰人组成的飞行中队,与皇家空军一起参加不列颠空战,在皇家空军中战绩最为出色。介绍了波兰在沦陷国土的抵抗,包括惨烈的华沙起义,参加起义的人包括波兰国家军、波兰人民军,以及意大利人、苏联战俘、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法国人、英国人和华沙市民等。<br /><br />本书详细介绍了波兰领土划界的历史脉络,包括一战之后的领土划界,二战之后重新划界的详细过程。由于斯大林的强势,罗斯福的无所谓,丘吉尔虽争取但最终无果,导致波兰国土的整体西移。且由于苏联的直接介入,波兰由战前的民主国家,变成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包括波兰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犹太人、立陶宛人和德国人的多民族国家,经过战争后期和战后的民族大迁移,变成了单一种族的国家。<br /><br />本书也介绍了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沦陷区的地下政府和波兰国家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为了图谋波兰东部的领土,斯大林如何扶植波兰爱国者联盟和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等亲苏势力与波兰第1集团军和稍后成立的第2集团军等亲苏军队,以期替代波兰流亡政府,接管战后的波兰政权。在西进的战斗中,解除布格河以东苏占区波兰国家军的武装,即使前一天还曾联手打击过德军,逮捕军官,强迫士兵加入苏联扶植的波兰第1集团军,拒绝加入的士兵则被关入集中营,或流放到苏联。<br /><br />究其原因,还是波兰的实力不足,内部又不团结,无法一致对外。在国土沦丧的情况下,无法独立建军,没有自己的战区,在盟军中也没有发言权,其部队本就不多,又分散在不同的战场,在盟军中只能作为配角起辅助作用,一切都要仰仗英美的支持,与苏联的疏离也导致苏联流亡政府的不满。由于动员全国起义的“风暴行动”和华沙起义的失败,波兰已没有力量能与苏联抗衡,尤其是自己的国土基本上都是苏军解放的,英美的争取与反对也无法改变苏联的意志。因此,波兰的命运也只能由苏联摆布了。<br /><br />总之,这是一部厚重的、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的波兰近代史,一部苦难的历史,一部抵抗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相互残杀的历史,既有德国人和苏联人杀戮波兰人和犹太人,也有波兰人、乌克兰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相互残杀。在二战中,共有600万波兰人丧生,其中一半是波兰基督徒,一半是波兰犹太人(约占波兰犹太人的90%),500万人流落到世界各地。<br /><br />本书的翻译比较流畅,但存在一些文字错误,说明编辑没有尽到责任,现列举如下:<br /><br />11页,“大英帝国总参谋”,后面应加一个“长”字。<br />29页,“被却遭受”,应删除“被”字。<br />45页,“帕德鲁斯基”,可能是“帕德列夫斯基”之误。<br />45页,“劳合·乔治的提出的条款”,应去掉第一个“的”字。<br />53页,“前德莫夫斯基”,应删除“前”字。<br />54页,“波兰人、犹太人和德国人居住分布在波兰各省份”,可删除“居住”或改成“分布在……居住”。<br />66页,“在他回忆录中说”,“他”后应加一个“的”字。<br />83页,“而被处分撤职”,可改为“而遭撤职处分”。<br />93页,“他们再克拉科夫”,“再”应改为“在”字。<br />118页,“1939年的德军不比1914的德军”,“不比”应改为“比不上”。<br />139页,“波兰全境的禁止天主教教堂开放的”,应去掉两个“的”字。<br />157页,“他一边大叫道波兰人的行为‘跟我们还真像’”,应去掉“道”字。<br />205页,“其余他大部分”,可删除“余”或“他”字。<br />208页,“终于了克服”,“了”字应移至“克服”之后。<br />245页,“波兰方面的同意了”,应去掉“的”字。<br />248页,“西方国家的的部队”,应去掉多余的“的”字。<br />284页,“匈牙利亡国摄政”,“亡国”应改为“王国”。<br />311页,“这首歌曲曾1918年参与”,“居住分布在”后应加一个“于”或“在”字。<br />322页,“士兵.”,“.”应改为逗号。<br />369页,“一个被已经同化”,应改为“一个已经被同化”。<br />373页,“而被全家枪毙”,应改为“而被枪毙全家”。<br />383页,“因为在安德斯的士兵……”,应去掉“在”字。<br />384页,“总统先生”,斯大林从未担任总统职务,当时的职务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这里可译作“主席先生”。<br />401页,“未知指数”,应为“未知之数”之误。<br />407页,“打很多次交道”,应改为“打过很多次交道”。<br />412页,“美国的一位的会议译员”,应去掉第二个“的”字。<br />436页,“但我们”,应去掉“但”字,这里没有转折的意思。<br />449页,“是否会还会”,应去掉第一个“会”字。<br />454页,“奧罗科索夫斯基”,人名有误,应去掉“奧”字。<br />463页,“并且7月29日”,“并且”后面应加一个“在”或“于”字。<br />464页,“奧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应去掉“奧”字。<br />464页,“苏联军队在那里”,“那里”应改为“哪里”。<br />494页,“于11月20日”,意思不明确。<br />507页,“被困苏联”,“苏联”前应加一个“于”或“在”字。<br />519页,“民族统一委员会”,多处译为“民族统一理事会”。<br />531页,“军队数量不足以于当年在欧洲北部发动进攻”,应去掉“以”或“于”字。<br />553页,“猛烈断炮击”,“断”字应改为“地”。<br />556页,“踏正步行,进”,逗号应移至“进”字之后。<br />568页,“还在为裁缝组表现突出”,应改为“裁缝组也表现突出”<br />571页,“看来适时的”,“看来”后应加一个“是”字。<br />572页,“已经看了”,应改为“已经看到”。<br />595页,“虽说…虽说客居他乡”,应去掉第一个“虽说”。<br />595页,“送进到瑞士”,应去掉“进”字。<br />598页,“该组织的倾向于”,应去掉“组织”后的“的”字。<br />598页,“战部队”,应去掉“战”字。<br />630页,“当又不希望”,“当”字应改为“但”。<br />650页,“这是对……来说”,应去掉“是”字。<br />658页,“重申德国要对此责任的观点”,“责任”前应加一个“负”字。"

波兰的悲剧根源在于夹在两个极富侵略性的大国中间,

善恶有报。纳粹和苏俄都是白忙活。东欧巨变后,波兰发展最好。她加入了北约,成为中欧国家。

祝愿波兰从此结束苦难,走向自由,富强。

这本书有全面的视角,过硬的史料,精辟的分析和要言不烦的叙述和评论,是近年来难得的现代史、战争史和国别史、国际关系史书籍。

强烈推荐!

波兰可能是二战期间唯一与盟国和轴心国都战斗过的国家,二战开始时她被瓜分了,二战结束时她被强占了。对于那个时代的波兰人民,命运开了个悲惨的玩笑,对于波兰军人来说,战斗的意义都没有了。这是个极其顽强的国家和民族,能存在至今也是奇迹了

波兰是二战史边缘的角落,这本书通过大量档案、口述等资料,真实、客观、全面地将这个不幸而又不屈的国家二战故事展现出来。不仅能对二战有更全面的认识,对了解战后乃至现在的东欧地缘政治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每页文字旁边的留白多了点。。。

道林纸,印刷精美,译者的文字十分有美感。很值得的一本书

作者在这本书中回答了许多存疑或有争议的话题。

波兰和中国有什么共同点?二战都被外敌入侵,都拼死抵抗,国内都存在某大国支持的意识形态政权,与合法政权分庭抗礼;战争末期都因为西方的原因,政权易手。装帧极有特点,红白两色,切口刷红,虽有民族主义情绪过浓之嫌,但不可否认极具形式感。

喜欢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