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 ![]() |
|
![]() |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 ![]() |
网友对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的评论
看五六七三章,想起了大致同一个时代的苏联经济学者、《新经济学》的作者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两位的文章说不上写的好,都以思维的穿透力见长。
"本书提出了基本经济区的动力学这一概念,对了解中国经济史大有裨益。通过对修建灌溉防洪工程和运河的历史研究,追溯基本经济区的沿革发展,明确基本经济区作为控制附属地区的工具和ZZ斗争武器的功能,揭示其转移过程及其与中国历史上兴废更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以此为契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历史性的描述分析。"
作者的这种思路,似乎可以归入后来的空间的生产这一流派。在读过几本这一流派的书籍后,再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下是我私下里对长三角区域哪个城市可能是估值洼地的分析:
附图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简化描述,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可以近似认为这是一场发自祖国南方,扩展到东南,再沿长江向西扩张的运动,从太平天国的历史看,武昌是依托浙江的力量在西边的稳固控制的极限,再向西进入到湖南境内,控制力就开始下降。而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正是被源自湖南的湘军一路推回到南京。
如果我们用类似的思路来分析改开以来的发展过程,可以认为同样是起自祖国南方,扩展到东南的上海、江浙,再向西扩张。从二线城市的房价看,同样是在武汉达到力量的极限,而湖南长沙的房价一直"rest":"偏低,即使在今年二线普涨的局面之下,长沙的房价在跟涨之后又有回落的趋势。<br /><br />放在更长的历史周期里面,我个人把天平天国运动和后来的德皇保罗二世的柏林-巴格达铁路计划、日本人后藤新平的新旧大陆对抗计划,看成是上个世代贯通东西的尝试,在上个世代,这些尝试都失败了。如果在我们这个世代贯通东西的尝试要取得成功,在中国的范围内,要把成都、重庆和上海连通起来,长沙将成为重要的力量中继节点,再结合今时今日长沙的房价,我个人以为长沙是长江沿线比较明显的估值洼地,未来两三年长沙的房地产比较值得投资。"
他是《北平无战事》里谢襄理的原型,实际地位远超谢襄理。
他参与金圆券改革,弄得天怒人怨,却是共产党的高级间谍。
他是中国最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连著名的李约瑟都大段引用他的论述,并因此得以进入国民党财政高层。
他发现了中国经济史最隐秘的密码,核心经济区就是当权者的屠龙宝刀。
按照他的理论,再看中国历史,豁然开朗
我也是看周其仁教授不断推荐,才下单卖的,新版的品相完爆老版哈~~~
认识中国经济史不容错过的作品。作者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推演中国历史发展的经济逻辑,洞悉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根由,回答中华文明的形成机制。同时,作者本人所经历的故事,令本书增加了更多传奇色彩。
喜欢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