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康德传

2017-06-17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康德传 去商家看看
康德传 去商家看看

康德传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最终打破了这一神话。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书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这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并回应他的时代——西方世界发生最重要变化的18世纪。本书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卫启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伟大思想家。

海报:

网友对康德传的评论

由于作者大量采用了第一手的资料,所以感觉写的很深邃,是近年来少有的对康德的全方位的介绍,以及其哲学思想脉络的评价分析,但从中也能看出其由于哲学造诣不深,似乎对康德的理解并不深入,更是由于美国人并没有很深邃的哲学传统,就更加重了这一点。

收到书还没来得及读,只是先略翻了下。鉴于其口碑,内容应该是有保证的。正文475页(此下为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附插图页四张,算得上充实,引用材料当占五分之一弱。编后记说“为便于检索,原书注释统一改为书后注”,此举可谓得失参半。查注释计120页,大半为注明引文岀处,也有一部分系对正文结论的说明、引申、补充,因此改为书后注极不便于阅读,很难判定遇到一个注释标号后有没有必要翻到后面去读。如果对两类注释分别处理就会好很多。随手翻阅时见到304页一段引文,里面用了“无远弗界”这个词,“界”是“届”的误字。

这本书很全面且客观的描述了康德的一生,阅读此书有助于对康德的性格和思想历程的了解,对康德有研究兴趣的人应该读

这本是台湾人译的《康德传》,这本书除了书的后半部分出现的“存心”[中译好像是“意向”]不知是什么东西外,译文真的挺流畅,但那个推荐和序,说什么国内整天搞什么“先验”、“超验”之别,还有什么“中国康德学所呈现的康德甚至不是一个思想者,而仅仅是一推和生活没什么关系的抽象概念”,“概念化了康德”等,从而把活生生康德的搞没了。这种言论其实不是误导也至少是不全面,搞不懂这些概念的区别,能真正搞懂活生生的康德思想吗?从康普斯密到牟宗三先生由于没有真正搞明白这些概念,导致对康德误解甚多,邓晓芒先生写了专文去勘误。再回过头说那个序言中,把中国文化中的什么“诚”、“率性而动”比附于康德的善良意志和道德法则,还把康德认为四十岁人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猜测为受孔子“四十不惑”的影响,这些是活生生的康德题中之意吗,看来不追求精确性还真是不行,否则人们总是把一些臆测和非理性的东西比附于康德理性的内容。

此本康德传,翻译各方面还都算是比较到位的。把康德的一生描素得还算全面。

康德,喜欢的西方哲学家,他的传记,不可不读

很不错,排版也舒服,是阅读原典前的预热。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样的知人论世之作,对康德来说,还是出现得晚了一些了,所以要快快地看!

包装很好,纸质也不错

康德就是个大哲学家啊,写这么一本传记还真是难得啊。

喜欢康德传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