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晓松奇谈(世界卷)

2017-05-25 
纽约人和洛杉矶人为啥互相瞧不上?欧洲难民危机其实是印证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美国很大、最有趣真人选秀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晓松奇谈(世界卷) 去商家看看
晓松奇谈(世界卷) 去商家看看

晓松奇谈(世界卷)

纽约人和洛杉矶人为啥互相瞧不上?欧洲难民危机其实是印证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美国很大、最有趣真人选秀节目——美国大选?人们到拉斯维加斯为什么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结婚了?能坐在海边,听音乐、赏美景、吃麻小的吃货天堂在哪?西雅图是更盛产浪漫爱情故事,还是垄断型大企业?拥有传奇人生的海明威到底是不是单腿站着写小说?为什么在中国电影里,男女主角在美国家中爱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和天气预报? ?

网友对晓松奇谈(世界卷)的评论

作为高老师的脑残粉会打五星,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人本身,而是书的内容确实不错。

作为一个不太爱看历史的人,晓松奇谈却是一直在看的节目,茶余饭后、排队等车,都会看看高老师用他的风格来讲讲历史独有的故事和事件。如果真的要讨论历史学术方面的话,大抵不如专业的历史学家讲究脉络。但矮大紧却用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用自己看过的大世界、读过的万卷书,加以人文又诙谐的方式向大家娓娓道来历史和世界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通过一个这些故事了解真实的历史和世界,无疑是这个节目和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了。

这本书主要是针对美国的历史、文化的一些杂谈,还有一小部分大洲的历史。高晓松老师在美国呆了很多年,走了很多地方,在那里生活、了解当地的人文和历史,所以他的遇见和看法,是基于实践和书本的双重结合。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精彩。而对于读书和观众来说,这本书又像是一本小的美国介绍,有这里每个洲的情况,有重大的历史事件,还有不少八卦。比如华丽的19世界60年代,列强和大清朝的巨变,也有额尔金火烧圆明园这种我们熟悉但是不知道细节的历史,都被他详细讲述,并以非常有意思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因为高老师在美国呆过很久,也算是混娱乐圈的人,书中他也穿插着讲了一些影视娱乐的故事。比如大历史时代下的美国电影,已经阿甘正传前前后后的众多故事,这一集我也印象非"rest":"常非常深刻。<br /><br />除了历史,远方也是他关注的重点。好玩的佛罗里达州的乐园,遥远的keywest海岸,在阳光沐浴下的加州...看了书之后,对这个地球另外一半边的国家也充满了想象和期待。<br /><br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高老师在讲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历史不仅仅是所谓的事件和重大人物,历史是由每一个微小的人,每一个微小的事件缔结而成的,但是又是带着一种交替的美感。“人类历史的展开,是科学和艺术以平行线的方式交替解释人与自然,交替给我们提供美感,从不同时共襄盛举。“ 还有,就是以各种不同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成长,会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每个时代都有他的好,他的不好,只是由于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会有不同的观点。“历史不是一味正确或者错误的,人也不是只有好坏,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加辩证得去看问题、看历史,才能真正以史为鉴。"

人生无非两种模式,要么是投身火热的事业建树中去,享受成功的快乐;要么是甘愿做个实实在在的百姓,在做好油盐酱茶的同时,更多去体验和享受生命与世俗的快乐。成就为了事业,又受欲望的诱惑而心神不宁终究享受不到任何的快乐。晓松奇谈的广告话真很能代表我的心声,人生没有必要一定要和谁发生关系,一定要与谁没有关系。这世界离开了谁,地球都在转,不受一丁点的影响,何必要把时间荒费在不快乐中呢?你我非敌人,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与人为善总是好的,恶人总会有恶报的。

读《晓松奇谈·世界卷》,就像听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聊天,有趣又有料。连豆瓣网友都劝他“好好讲脱口秀,千万别想不开拍电影了”。
梁文道之前说要读累的书才有提高,我一直很认同,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也对我有提高,因为都是些常识性的东西。
高晓松对美国有很深的感情,比做第二故乡,但一点也不护犊子,狗屎的地方也照样揭露出来。让我看了觉得:啊?美国原来是那么逗比不靠谱的一个国家?后来,我觉得这才叫真实。有有优点有缺点,而且大家都能拿出到台面上来聊聊,甚至调侃一下。
我是把这本书当做床头书来看的,毕竟节目看过一遍了,每天晚上睡前看一章,领略世界别样的风采以洗去今天一身的疲惫,然后透过文字就仿佛听到晓松老师的声音,合上书,在对世界满满的期待和欢喜中入睡。
也许看《晓松老师世界卷》这本书,不仅是简单的涨知识,更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我们通过他人的见识了解世界的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时间里过生活,为何不让它更精彩呢?通过这本书和晓松老师一起去见识世界吧!
?

一本想收藏的书,就因为看过一期晓松奇谈,高晓松讲他的外公外婆,我想那大概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在外求学的共同面貌,他们身上所有的使命感之强烈足以用震撼来形容,现在的生活或许过于舒适到不能谈使命感了,奈何我总觉得自己资质太浅,又过于没有追求,所以只有在这满足的条件下感激并期待。

当下好的历史书确实不少,但是写得通俗有趣,接地气,同时又有自己的创见却少之又少。节前读了《大清首辅张廷玉》与晓松的奇谈世界卷,让我舒心不已。作为通俗历史迷,晓松奇谈,我跟着看了很久,同事也都是忠实粉丝,因为你去看书,那怕系统的看,也看不到晓松奇谈这样的梳理结果,有主题,有秩序,有见地,像一个教授一般,把一个主题下的所有书和知识都研究明白了,用一堂课的时间给人一个交代,这个需要时间,那现在有个偷懒的方式,就是看晓松奇谈。除了看视频,更喜欢文字版,毕竟只有文字才适合深度阅读。

孕期做胎教,扎扎实实把晓松奇谈这几年的节目看了一遍。生完宝宝后,多少个奶娃的不眠的夜晚,习惯带上耳机听着节目慢慢入睡,让我这个目前呆在家围着娃转的妈妈对世界依旧怀抱着希望和憧憬。现在出书了,无论怎样都要支持一下,又开始捧着书看这着这些文字,心里想着等着娃大一点带他去看诗和远方。

手机里永远有几集晓松奇谈,有聊无聊有事没事儿来来回回的看着,特别喜欢讲台湾的系列。最近才看朝花夕拾系列,因为从小听老娘唠叨长大且同属北方,很多甚至都感同身受,比如烟盒以及瓷片,都是我的哥哥们玩的,很真实也很历史。虽然这本书里没有提及,但是世界卷也同样精彩,必须五星推荐。

喜欢晓松奇谈(世界卷)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