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2017-05-17 
本书由作者近年陆续写成并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而成,我们选取其中关涉“晚清民国政治、社会与文化”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去商家看看
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去商家看看

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本书由作者近年陆续写成并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而成,我们选取其中关涉“晚清民国政治、社会与文化”这一主题的文章共计十四篇独立成书,主要篇目有《从科举到学堂的中西学之争》《先锋与本体的冲突——壬寅浔溪公学第二次风潮述论》《天地人生大舞台——京剧名伶田际云与清季的维新革命》《盖棺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清末城镇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民国开国的歧见、新说与本相》《“北洋军阀”词语再检讨与民国北京政府》《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孙中山对新文化派的回应》《“华南”概念的生成演化与区域研究的检讨》等文,汇集了近代史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晚清民国这阶段中国社会的转型有重要的启发。

用后来的特定分科观念眼界考察并不按照分科发生演化的历史问题,如何顾及历史上人事本身具有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联系,而不至于为了将就分科的范围先入为主地取舍材料以致肢解了事实,或者说,如何才能善用分科的长处,同时又不受其局限而导致偏蔽,尽可能依据各类相关材料,梳理史事本来的时空联系,由全过程和各层面很大限度地展现历史本相与前人本意,实在是治史能否得法的一大关键。
——桑兵

网友对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的评论

虽然不容易读,但正儿八经读下来,还是很有收获,这才是学术书应该有的调性吧。每一个概念演化过程的梳理,都是对史事发展脉络的把握。不要动不动就拿一个东西说东道西,还是扎实点,摸清楚脉络比较好。

书里很多议题非常有趣,像科举到学堂的改革,还有华南的概念,张之洞之死,虽然是比较严肃的学术文章,但耐下心读,还是可以有所收获。想要了解近代史研究的最新进展,这本书可以一读。

书籍装帧精良,论述振聋发聩。中有一章节,论述北湖社之史事,补前人未言之闕,高山仰止。期待师父关于南浔的更多大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述往事思来者,史家自古之剪影矣。

卓越评论,沦为“师徒”之间的相互吹牛!桑兵其人,不过如大多数所谓长江学者一样,所作真正的思想独断不多。

喜欢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