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我们仨@1963

2017-05-08 
《我们仨@1963》依然是三位六零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我们仨@1963 去商家看看
我们仨@1963 去商家看看

我们仨@1963

《我们仨@1963》依然是三位六零后、两岸三地的时空、三十个关键词,书写第二部“对照记”。对照:和自己比时,过去是美好的食物、亲情、爱情和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和他人比时,过去是愚钝、鲁莽、梦想和逃也逃不掉的时代印记。对照,是所有人的痴狂理想和冰冷现实的打斗,撕缠过后,重新定位自己,继续前行。

网友对我们仨@1963的评论

骗人的根本不是杨绛的

差点买,幸亏看了样章才知道不是杨先生那本。。。

为1963年的人 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买了电子版的不知道如何退货

想退货。。。怎么取这种名字。

还以为是杨绛先生的书,搜索杨绛获取的。结果下载了一看完全不是啊

骗人的,查杨绛的作品,没想到这个我们仨根本和杨绛无关。

还以为是杨绛先生写的那本。。。

精彩书摘
  这个声音我熟悉,但说不准歌星是谁。毕业后买了收音机,我常常在凌晨搜索“敌台”,断断续续听见的就多是此调。我也知道邓丽君,但从未完整听过她的歌,在学校时倒是写过批判她“靡靡之音”的广播稿。为了和新室友熟络些,我不懂装懂地搭讪道:“这歌,是邓丽君唱的吧。”小徐子停住哼哼,大声问:“你说什么?”说着走到桌前调低了音量。我说:“你听的好像是邓丽君。”“那当然。”小徐子顺手又把音量调大。我心里暗暗叫苦:和一个喜欢靡靡之音的人住一起了。
  小徐子是报社的通信员,负责取送文件,说走就走,说回就回。他一走,就把邓丽君带走了,宿舍里终于安静下来;他一回,邓丽君必然也回来,门里窗外马上斟满“美酒加咖啡”。过不几日,我和小徐子混熟了,邓丽君的歌也听熟了。而且,很奇怪,不费任何气力,就喜欢上她的歌了。晚饭后小徐子常常有朋友来串门,那必定是群狼乱吼的时刻,我边笑边和他们放声高歌,隐隐然有解放之感。“我一见你就笑,”我们和录音机一起唱,“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跟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
  正是青春年华,怎么可能没有烦恼。我越来越纳闷:年轻人所有的心事,所有的喜忧,怎么邓丽君都懂得;不仅懂,还替我们说出来。而那些话,当时书报刊上是不说的。有时候她唱得越甜,我们心里就越苦。“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是啊,见不到,想不起,一切都在梦里。那就喧闹,"rest":"就喝酒,就无中生有地和邓丽君对话。她刚说“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我们就争先恐后地告诉她说:“不采白不采。”然后就大笑。然后有一会儿大家谁也不说话。然后就对着空气各怀鬼胎般地继续听邓丽君替我们发言:“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br />  那年秋天报社新分来了几个大学生,我也早有了新的宿舍,和小徐子一起学唱邓丽君的日子柔柔软软地过去了。大学生们都懂邓丽君,常常要聚在一起讨论,那层次比我和小徐子又高出了很多。某日年岁较长的鸿儒兄教导我们说:“‘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这是提问,但不用回答,傻帽儿才回答呢。月亮都代表了嘛。注意这一句,‘轻轻的一个吻’。这句要唱得到位,诀窍在两个字,一是‘个’,一是‘吻’。‘个’不能唱得直白,要由高到低,滑过来,显示接吻之前人很紧张,时间也变弯了,感觉过得很慢。‘吻’这个字呢,不是唱出来的,是呼出来的,声音要略带颤抖。你们体会体会。”我们哈哈大笑,连嘲带讽,说你是实践出真知啊。我们都知道,那会儿他正在和广播电台的一个漂亮播音员谈恋爱。<br />  ……"

好书,每个人的风格迥异。

喜欢我们仨@1963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