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居 >

云裳钗影

2017-05-06 
《云裳钗影》这本小书,是吴沁江女史近十午收藏的老衣服、老饰品的集合。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时代,能静下心来,以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云裳钗影 去商家看看
云裳钗影 去商家看看

云裳钗影

《云裳钗影》这本小书,是吴沁江女史近十午收藏的老衣服、老饰品的集合。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时代,能静下心来,以平民之资,日积月累,点滴积攒,搜寻到这些老物件,实属不易。她又将自己对这些旧物的心境细细记下,形诸文字,为之拍摄成图,可见是真爱。听她回忆说,那时在家里捌饬书稿,自己化妆,梳头,配衣,刚刚准备做回古人,就因家人一声吃饭了跌回现实里来。常常是头上还顶着用干拍照的钗环,就忙着端菜盛饭,洗衣墩地去了……当初她来到社里寻求出书,拖着一大箱子的表饰,令整个编辑室的同事都惊讶不已,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如今这本书真做成了,我想也是一种缘分吧。正如佛法里说的,万物有情,希望这本小书,能让所有读到它的人,感受到些许旧时光的美和情。

网友对云裳钗影的评论

记得是去年的夏末,社里来了一位奇女子。只见她身着青底绣荷花的真丝旗袍,胸前配着麒麟送子白玉锁,白皙瓜子脸、乌黑长发披肩,最要紧是那眼神,纯净空灵,宛若赤子,仿佛自古代穿越而来。与此极不协调的是她身后拖着一只黑色大行李箱。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当她打开箱子,看到里面满满当当装着的几摞相册、一叠书稿时,大伙儿才明白,原来此仙女是来寻求出书的。她,就是《云裳钗影》的作者吴沁江。
乍看此书,会以为她有钱有闲,其实她只是名普通公司职员。平日里,母亲喜欢听评弹,父亲爱舞弄文墨,受此熏染的吴沁江自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天生的亲切感,也对民族文化中最具性情的传统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后,渐渐有了积攒,便开始尝试这方面的收藏。据她说,最早入手的是一件老绣衣。在纠结了很久后,最终下定决心将其买下。至今她还记得那如同做梦一般的感觉:拥有一件旧时女子的衣服,太美了!自此以后,她一头扎进了老绣衣、老饰品的收藏与研究里,已经快十年了。
因工作之便,我得以一睹吴沁江的藏品。那些旗袍、绣衣、裘服,一件一件,都被她仔细地用纸包好,又装在袋子里;因时间久远,其中不少已有污渍霉点,或者脱线破损等,完好如初的没几件。但在她看来,这些旧衣服如同珍宝。对衣服上面的刺绣和花纹,样式和细节,她可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这件是盘金绣,那件是三蓝绣,这是纳纱的料,那是猞猁狲的皮毛,这有荷花的刺绣,那里欧"rest":"鹭的造型千姿百态……除了收藏和研究,她还将自己对这些旧物的心境细细记下,形诸文字,又为之一一拍照,最终整理成册,寻求出书。这才有了本文最初的一幕。<br /> 展现于您面前的这本小书,是我们精心打磨后的最终成品。浅米色的护封上,最夺人眼目者是如刺绣般的大朵团花纹样,下半部零落的绣鞋、金钗、香囊、玉佩等物件,则似散落的星骸,传递着时空的讯息。护封内,是大红色烫金的封面,又如金线绣花的新娘服,意欲表现出古代服饰端庄内敛的美感和精致。翻到内文,可以看到本书有六个部分:妾有罗裳、绰约旗袍、翠云裘、银释心语、通灵宝玉和暗香盈。之下再细化内容,随文逐一配图,将作者收藏的精品及相关的知识和感悟展示于读者面前;文风亲切,仿若老朋友娓娓道来,版式疏朗清雅,给人一种平淡安稳的心境。<br /> 作者在结尾处感慨:“这次撰写的过程,让我完成了一次从物质到灵性的升华,说不清是我完成了书,抑或是书成就了我。其间收藏、撰写与拍摄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清修,在物的得失、聚散、轮回、成毁中看尽尘世风华。”在她看来,收藏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服饰,也是为保护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能静下心来,以平民之资日积月累,做成此事实属不易。这份痴情,令人感佩。其实我们做书,又何尝不是一种修炼呢?那种只要专注、踏实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丝钉也算成功的匠人精神,在当今物质丰富却又精神匮乏的时代,是何其宝贵?平凡如你我,若能守住内心深处的那点理想,持之以恒又不求回报,也许就能像那些老服饰老物件一般,最终在历史的淘沙中留下点点痕迹吧。"

制作很精美 就是文字排版看着有点累 太密集了些

喜欢云裳钗影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