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注意力革命 | ![]() |
|
![]() |
注意力革命 | ![]() |
网友对注意力革命的评论
近几年来, “新媒体”这个名词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舆论普遍认为与新媒体相对应的“传统媒体”正不可避免地沦为垂暮的夕阳产业。甚至有人大胆预言: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将会被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全面淘汰。在过去,人们只能从报纸与电视等媒介来了解新闻。互网的出现增加了新的传播媒介,但刚开始的时候,也只是把纸媒新闻或视频放在互联网平台上而已。然而,技术上的飞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颠覆了媒体组织内容生产的方式。21世纪以来,各大报业集团都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建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推出了电子版报纸。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传统媒体的地位。
首先,商家套用节日的概念来刺激消费,反而扭曲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与舶来外国节日的本意。这种靠偷换概念来抓消费者眼球的宣传方法,正在误导人们对节日的认知,对弘扬真正的节庆文化有负面影响。有很多网友吐槽:现在过节已经变成了“买买买”和“吃吃吃”的代名词。其次, “双十一”活动交易规模暴涨的背后,存在虚标价格、大量退货等现象。也就是说,消费数据有水分,真实成交量没有字面上那么多,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最后,这种过于推崇消费文化的做法,已经开始让一些消费者心生反感,抓眼球营销的效果趋于下降。在过去,一个媒介平台用一个营销活动就能迅速吸引无数消费者的注意力。如今的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商家不得不用更多的媒介平台与更多的营销活动来挽留消费者日益分散的注意力。比如,给那些不是节日的日子也牵强附会地安上促销节庆的由头。而大众对此已经审美疲劳,不像过去那么容易提起消费兴趣了。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在1997年发布了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论文。该论文的核心观点是:现在金钱开始与注意力一起流动。或者更通俗地讲,在经济转型之际,原有的财富将更自然地流向新经济的持有者。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作“注意力经济”理论。根据《媒介革命: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研究》的定义:所谓注意力经济就是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加工、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人类活动方式。换句话说,消费者的注意力非常值钱,并且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而消费者的注意力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就是以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的诞生为世界带来了更高的热度,也给传统行业吹来了一股寒风。虽然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电子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但只有少数企业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更多商家被当成了可有可无的背景板。理论上互联网经济的市场很广阔,但在实践中,大部分商家并不善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楚新媒体时代的几个潮流。
自媒体的一大先天不足就是水平参差不齐。各行业内人士的自媒体在自身领域内的权威性秒杀了传统媒体,但在其他领域仍可能是一所无知的门外汉。况且,自媒体中懂得理性思考的专业人士永远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还是情绪化的,很容易盲从某些不实消息。在这点上,传统媒体依然具备“秒杀全场”的专业社会调查能力,有很多文章可做。总之,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会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一步分化,被颠覆的传统媒体只有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才能获得成功。而个人与企业都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工具来组建自媒体,无须再依赖传统媒体来转述自己的声音。这一点对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活动至关重要。
喜欢注意力革命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