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网络小说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2017-04-13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文坛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去商家看看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去商家看看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文坛最不可忽视的作家,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入围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最终决选名单。
  曾获:
  瑞典笔会奖(1996)
  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
  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
  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
  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
内容推荐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真实记录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车诺比。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
  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她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她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2013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目前她的作品已在19国出版,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因为独立报导和批判风格,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曾被列为禁书。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她还曾被指控为中情局工作,电话遭到窃听,不能公开露面。2000年,她受到国际避难城市联盟的协助迁居巴黎,2011年回明斯克居住。

网友对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评论

讲切尔诺贝利,还没读完。我不能连续读。因为苦难和伤痛涌出书页。抄几句:回家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找我们约谈,他很明确地让我们知道,我们不和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讨论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情况。…………回家后我脱掉所有在那里穿过的衣服扔进垃圾箱,我把冒子送给我的小儿子,因为他真的很想要,他每时每刻都戴着那顶冒子,两年后他们诊断出他长了脑瘤……。

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如果不是有这么一本书,有谁还能想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故事。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个女作家真心让人佩服,继续关注她的其他作品

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内容一样,翻译一样,同一个出版社出的不同版本,问题是,换个名字换个封面,但是内容是一样的,这样真的好嘛?呵呵哒。节操呢?

才看了二十几页,字里行间弥散到那种深浓的悲伤就让我没有办法再看下去。作者没有任何的评论,所有的内容都只是被采访人的自我表述,感觉有一丝混乱,但是非常的真实,没有假大空的说教和升华。切尔诺贝利,或许是我们隔得太远,在印象里它从来只是一场核电站事故的代名词,本书不厚,作者巧妙的记叙不同身份的人对待切尔诺贝利的态度,还原了那个地方当年的苦难史,灾难不该被遗忘,痛苦也应该被铭记。如果你想看真相而不害怕真相背后的丑陋,本书非常适合!

虽然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切尔诺贝利的事情,近期优酷侣行里也有类似的记录。但是看这种纪实文学还是有种不一样的冲击感。推荐对这次事件有好奇心的人们可以去读一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痛苦的经历,失去最爱的人,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死去,甚至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当那些人讲述政府的所作所为时,我总是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我现在的环境,相似点太多了。

好的作品用人物代自己说话,然而非虚构写作却是尽量让人物自己说话,说真话。阿列克谢耶维奇不动声色,把普通人家的生死展示在那里。在那里,亲情、爱情能有多么伟大,悲痛就有多么剧烈。在那里,眼睁睁看着核辐射幽灵吞蚀鲜活的肉体,剥离骨肉,却无以为助。在那里,失责的政府除了隐瞒掩盖,就是强制隔离。在利维坦面前,人何其脆弱!

这确然是一本采访记录,或者说是采访录音的文字版也不为过。
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对待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心态和看法。
有被迫迁移的普通大众对集体农场和家园的依依不舍和对辐射的无知,
有清理人遗孀的悲痛和她深沉的不顾一切的爱,
有为人民生命着想,想发布事实甚至不顾自己安危的科学家,
也有趁火打劫,想借机发横财的小偷、二手贩子和士兵。
这是一本面对灾难的社会百态。

这本书作为纪实文学,揭开了核电站反应堆爆炸后的真实状况。虽然是纪实作品,但文学性相当高。作者的通篇安排自然、巧妙,从当事人的角度娓娓道来,称得上是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 你要知道,那不是你的丈夫了,不是你心爱的人了,而是有强烈辐射、严重辐射中毒的人。”
“ 但是我爱他!我爱他!”
读到这里,心里总是被刺一下,很痛,但是很暖。
绝望的土壤总是滋生最纯的爱情。

卓越对东野圭吾什么的如此推崇,对于经典作品却不上心。我用了kindle很长时间了,不想总是读那些十几年、几十年前的经典,我想看到更多当下的经典。如果这方面你们不能做得更好,那和当当、京东还有什么差别么?

喜欢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