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 | ![]() |
|
![]() |
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 | ![]() |
网友对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的评论
这本中译版可以如此高分评价,真的应该感谢卓越表现的译者。
基于以前忽多或少的经验,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外文书国内做翻译,都不太信得过,咬文嚼字或者语句结构不正常,但难得,这本没有。全书成书来讲条例清楚,基本总分总格式,观点与案例并存,多次出现的专业基因代号等名词根本不会影响一个一般读者阅读,平铺直叙,行文畅快,不会感到生涩别扭,刚开始读可能觉得无聊,但不算深入下去发现越发不能停止,非常好的编译水平,甚感欣喜。
书的内容来讲,因为这本是作为我对于“人类起源、遗传基因和后天习性”这方面的主题阅读之一,之前看过的多是从历史角度讲述人类基因和基因遗传学的争议等,而这本是另一个层面,更贴近生活,不管是9个月的孩子能否实现“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还是挡住刚出生小猫的一侧眼睛来观察它的适应力,涉及婴幼儿养育,情绪,信任,性吸引力,恐惧与焦虑等方面,均是在探讨“何谓正常”的人的大脑和心智发展,而这些恰恰都是先天(基因)与后天(教育与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结果。你不得不承认面对一个罕见病病人,确是他的先天遗传基因出现了变异毁损才造成他的如今,但同时也要承认,通过环境条件和医学手段介入,一个幼小的心灵还是可以一步步走向光明未来,对于多动症或者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患者,人们不再恐惧着闭门不谈,通过一代代科学家的深入研究,虽然不能完全找到基因里那个精准的致病目"rest":"标,但依然可以给予积极帮助。<br /><br />正如书中作者所说,“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正如白天黑夜的交替,有界限但不明确”,有时候“不正常”可能只是“正常的另一个侧面”。历史和科学研究带来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想必就是屏除偏见了吧。<br /><br />整体评价,4颗星,推荐阅读。"
对于喜欢心理学的外行来说,是一本十分生动的科普读物。把相对虚幻的心理学结合到相对物质的生理学,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
翻译得也不错,基本能够正确反映原著轻松而又严谨的文风。
从生物学和基因角度撰写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原来大脑是决定他性格形成和开发的重要部分,喜怒哀乐全部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一本不错的书。
如题 非常细分领域的书籍 本来想提高心理和对美的认知 但太烦奥 对于非研究者 用处不大
作者用不同的视角来阐述不同民族、文化中生育与性的差异及独特之处,有趣
喜欢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