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618-1521

2017-04-12 
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 你一定听过玄奘西行取经或者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除了传播佛法和增进贸易,这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618-1521 去商家看看
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618-1521 去商家看看

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618-1521

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 你一定听过玄奘西行取经或者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除了传播佛法和增进贸易,这些旅行还间接促进了亚洲各地的文化交流。你可能认为是欧洲带来了全球交流,但你可知道中世纪时亚洲才是世界的中心,而欧洲不过是世界边缘的蛮荒之地?中古亚洲对于当时世界的影响远比你想象的要大。无论是壮游十四年、走遍中亚与印度的玄奘,还是哲学、医学、数学、管理学无所不通,影响欧洲学术甚深的伊本?西拿,又或是一度失国又复国、立足中亚挥军印度的莫卧儿开国君主巴布尔……透过细腻的描绘与大量原创研究,本书不仅勾勒了中世纪亚洲独有的迷人风貌,更让我们得以明了,在那漫漫千年中,亚洲就是整个世界。

网友对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618-1521的评论

之前有一本《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那本书有一句话奠定全书基调——为什么欧洲总是第一,这本书或许可以定义为“为什么亚洲会衰败”,同样是封建体制,亚洲更重视家族传承,更相信自己身边的人,对外来的事物总是保有疑虑,自信心过满,导致后期很多国家开始闭关锁国,居中自大,难免被欧洲那样物资缺乏的地方占先,他们没有顾忌,勇于创新开创,不怕新鲜事物,有探索精神,所以欧洲总是很容易争到第一。亚洲还有机会,需要取长补短。

中世纪时欧洲一片黑暗,反观此时的亚洲,却在哲学、医学、数学、管理学等方面大放异彩,此一时彼一时,欧洲的开拓精神带来了工业革命和罪恶的殖民统治,而亚洲的家族联络和保守遭到摧残,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的亚洲人民变成了欧洲快速发展的垫脚石,亚洲也因此受到了欧洲文明的冲击,新的秩序很快重新建立,亚洲和欧洲重新站在相对平等的轨道上对话,也许世界不会再出现哪个地区独大的局面,但是亚洲的崛起驱动力十足,这是让世界不可小觑的,这本书通过历史告诉我们的就是亚洲发展延续千年的内核。

看了这本书讲巴布尔的部分,上学时知道有个莫卧儿王国,这个王国的开国皇帝是巴布尔,原本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后来分裂有一支进入印度北部,逐渐征服印度南部,鼎盛时期奠定了今日印度的疆界,感觉和中国清朝差不多,也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然后四处征战奠定今天的基础。一定会有一些非常类似的东西,比如文化的统治、封建制度的建立。也会有一些延续至今的现象,追根溯源的话可以看到现今社会的一些影子,非常有意思。
?

?

看了序言,讲作者怎么开始写这么一本书,竟是源自于友人的一次聊天,问到中世纪对欧洲有什么印象,得到的答案都是城堡啊女巫啊,是发展比较缓慢的时代,但是对亚洲却一无所知,斯图亚特对此并不惊讶,但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写这本书,一项浩大的工程,欧洲中世纪跨越千年,对于亚洲并不能严格称为中世纪,各地发展不均衡,有的中世纪会比较靠前,有的比较靠后,有的很长,有的很短,这部与欧洲中世纪同时期的亚洲历史,从时间跨度上梳理了诸多精彩片段,经历13次修改才终于成书,非常难得

新世相的图书漂流馆寄了试读本,看了一部分觉得还挺好的,马上来下单买了一本,读来确实新奇,这本书很难用现在流行的历史书类别定义,选取了几个人和一艘船来展现亚洲的面貌,和市面上已有的亚洲史图书不太一样,看起来很随意的一个细节可能是从50本回忆录的某一本撷取出来的,有依据也有参考资料,读起来很正,比如第一章讲玄奘,完全摆脱了神话和小说里的戏说,还原了真实的西天取经之旅,看点十足。
?

很难想象一面中国制作的铜镜已经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海域沉睡了一千多年,距离中国这么远的时空,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中国的银两,上面还刻有中国官府的担保文字,还有来自各地的物产,这批货带着一批疑问沉寂海底一千多年,却给当下的我们呈现了当年繁华亚洲的证据,历史本身就是一面镜子。

这是世界史领域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多次再版,而且还是美国2013年国家人文基金会推广书籍,美国图书馆指定馆藏。When asia was the world,这本书的原名直译过来就是当亚洲就是世界,公元500-1500年,那时的亚洲世界正处于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医学、哲学、航海等都处在广泛交流中。

一带一路将亚洲重新串了起来,虽然这个是中国发起,但是确实是惠及整个亚洲世界甚至东欧的经济新引擎,经济在于互通有无,政治也为经济服务,当年的亚洲也是如此,宗教、贸易、航海等各种交流造就了繁华的时代,亚洲在二战前后曾经衰败,但是战后的亚洲正逐渐疏通各种脉络,今日的亚洲之崛起不是一日之功,新时代总会有旧时代的影子。

地图和插图很多,尤其是地图,对于每个人物的行动路径都标识了路线,方便读者阅读, 来一场纸上的游历。插页用了铜版纸印刷,第一幅就是巴米扬大佛,当年被塔利班毁掉的雕像,我记得“侣行”团队还曾经用3D技术将其还原了,真的是非常可惜。希望战争别毁掉本可以留在我们身边的历史遗迹,不然只从纸上看到真的是太遗憾了。

说到郑和下西洋,大家很容易忽视一个人,那就是马欢,同样一起下西洋,而且也承担了很多重要责任,他的突出贡献在于,仅存的两份谈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手记录里,其中一份就是马欢的。在当时印书又少又贵的情况下,这份回忆录竟然留了下来,才得以被《极简亚洲千年史》的作者斯图亚特·戈登读到。

喜欢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618-1521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