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绝非偶然 (湛庐文化?心视界) | ![]() |
|
![]() |
绝非偶然 (湛庐文化?心视界) | ![]() |
网友对绝非偶然 (湛庐文化?心视界)的评论
我现在也面临着改变的问题,所以对阿伦森从小到大的转变印象深刻。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那个平庸、腼腆、甚至有些结巴的笨小子都不像有什么大气候的样子,就好像是现代版的灰姑娘,他最后成了数一数二备受大家尊重的心理学家。我不禁在想,我呢,我能成为什么不一样的人么?看完本书,我感觉平庸或者伟大只是个选择题而已,遗憾的是,很多人甚至不能看到这个题目就选择了默认,放弃了每个人都理所当然拥有的选择权。。。残念啊!
本书是回忆录性质的书,作者和他的三位导师好像都在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位心理学者,就是都是很厉害的人。作者阿伦森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应该是《社会性动物》,三位导师一个是马斯洛(五层次需求论,这个都知道哈),麦克莱兰(在多中国多译成麦克里兰,就是成就动机理论的发明者。冰山模式大家多半都看过),还有一个是费斯廷格(研究认识失调的,就是做了一件事儿,疯狂给自己找正确的理由)。
作者阿伦森以极平和的语气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一个人如何从普通人成为追随三位导师(其实能追随一个已经很了不起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成就的过程。不像国内商界大师自吹的作品,我在书中看到了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和努力,也看到了时代在他身上起到的作用。本书非常值得一读。也许我们能从作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那个不曾妥协的自己,看到那个不断试图前进的自己。
本书除了内容平实极具可读性之外,有几点也给我印象深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以用不存偏见的心看问题,追随内心的声音。
首先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个人认为应该直视这个问题,看如何能有效克服(也许很难解决)。书里提到马斯洛(大师啊!)的方法缺乏数据分析与收集,说白了更多是很难验证。这个问题好像最终也没有得到解决。作者阿伦森本人多半也是在自身有所提长之后意识到的。我们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看到自己或者他人的不足吧。
其次"rest":"是不存偏见的心看问题。书里两点我印象很深。一是求学时作者拿了本《人就是机器》(这个观点有点邪恶),当被老师问到:“你同意书中观点吗?”作者回答:“完全不信!他所有的结论我都不认同,但作者无以伦比的论证天赋打动了我。”要知道不同意观点,仍然能仍然爱这本书是一种非常美好的至高境界——好像就是“不因人废言”的意思。还有一处是作者请一位很有争议的学者来学校做报告,一些学生好像要因为意见不动袭击来访学者。后来演讲改了地方顺利进行。再之后,作者被愤怒的学生质问为何要换地方。得到的回答是:前一天学生的过激行动让人别无造反。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强化我们自己的信仰,也包括聆听和讲座诸多严肃学者的各种观点,其中有些观点我们也许 不,有些观点甚至可能对我们有所冒犯。在大学里,大家通常在争论中有所提,但必须要讲民主。<br />第三点给我印象很深的内容是要有追随内心的声音。在是否在父亲去世后继续读大学,跟本科导师深造,是作临床还是做研究,是否选择某种大学时。阿伦森除了客观衡量之外,还经常问自己到底想到的是什么。这样做出的决定,后来都被验证是比较正确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如此做出的决定让我们很少后悔。<br /><br />看书的过程中,我时时想到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1997年离开天津,2000年离开中关村,2002年离开国企,2004年离开外企,2005年读MBA,2009年开始做咨询。表现看起来比较乱,但实际有些内在必然的逻辑和关联。虽然现在活得很普通,但回想来时路感觉心里很踏实,感觉不恶心。这样儿就挺好!哈哈!<br />另:本书是我在joyo上买的电子版,在Kindle上读的。是第一本我读完的付费电子书,于俺也算是个创举吧——即省了纸,又省了钱,虽然看着有点儿不习惯。<br />书里的亮点很多,建议抽空买一本看。电子版的价格很合适。"
这本书是高级人力资源师课上的老师推荐的,看了看,作者通过自身真实经历来解释一些理论,更通俗易懂,很有帮助啊,而且作者的确很厉害,是我们思考问题和人生更有深度啦,哈哈,推荐啊,对比了一下亚马逊的价格是最低的29.8,果断入手
虽然该书在运货过程中包装开封了,但是内容实在是很不错,如果纸质能够更好点,那就很好了。
Learned to insist what can give us passion and enjoy every minutes that no matter is happy or sad. Love it.
温情脉脉,看到他垂老之时忍不住哭泣;
用自己的成长阐述了心理学的一些脉络;
同时对他另外的书社会性动物和谁会认错感兴趣;
没想到心理学的作用如此之大。
几年前在微博上看到,特别想买,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动行。
现在买到电子书版,还是很开心的。当看到迟怪蜀黍的前言时,突然想起他在微博上的搞怪卖萌。心理学,本当如此吧。
虽然是个人传记,但是作者却将个人的经历其实也是大家都会在人生都会面对的叙述得十分温情也有启示作用,迫不及待去作者的社会性动物了。另外也感觉翻译很好,很流畅。
前面的内容一般,后面好很多,除了学点社会心理学概念,也能多少对生活和人生产生感悟。不过,貌似这个书名对应书的内容不太相关?
跟他的《社会性动物》结合一起来看,觉得很不错。这本书是《社》的延续和说明,也是精简版。用他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学术的边角料。
喜欢绝非偶然 (湛庐文化?心视界)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