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特色类别 > 杂志 >

博物杂志(2016年典藏)(套装共12册) (博物杂志)

2017-04-06 
目录 第01期 总第145期 本期是糖,甜到难忘 第02期 总第146期 冬天,睡它个地老天荒 第03期 总第147期 植物也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博物杂志(2016年典藏)(套装共12册) (博物杂志) 去商家看看
博物杂志(2016年典藏)(套装共12册) (博物杂志) 去商家看看

博物杂志(2016年典藏)(套装共12册) (博物杂志)

目录 第01期 总第145期 本期是糖,甜到难忘 第02期 总第146期 冬天,睡它个地老天荒 第03期 总第147期 植物也要“冬眠” 第04期 总第148期 了不起的羽毛 第05期 总第149期 春天恋爱季 第06期 总第150期 仰观宇宙之大 第07期 总第151期 迎战吸血鬼 第08期 总第152期 赶快赶海去! 第09期 总第153期 水母与海蜇 第10期 总第154期 刺猬 第11期 总第155期 什么是濒危 第12期 总第156期 探南极 文摘 种间互助 超越物种的合作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冉浩 标签: 动物世界 小鸟帮鳄鱼剔牙,小鱼给巨鲨带路……动物界“种间互助”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鸡汤素材。然而那些互相帮助的动物们,并没有什么道德觉悟,一个个暗地里可能都打着小九九呢…… 在埃塞俄比亚山区,狮尾狒和努比亚羱羊经常一起活动。它们是吃草的竞争对手,但也“共享”对方的报警信号。 无意中合作,利人不损己 要说动物界常见的“合作联盟”,不得不提“共同预警”—鹿、羚羊等食草动物,吃草时经常与目光敏锐的鸟类、猴子呆在一起。当飞鸟或猴群中的哨兵看到猛兽时,会立即发出报警叫声,鹿和羚羊一听撒腿就跑。 但在这种“合作”中,帮忙报警的鸟和猴子,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呢?实际上,鸟和猴子只是在给自己的同类报警,而食草动物也能听懂它们的报警信号而已。谁也没为对方付出什么,其中一方得了利,另一方也没吃亏。 鼠兔和鸟类的联盟,或许要公平些。高山草原和草甸上的鼠兔,自己会打洞做窝,也不介意雪雀、地鸦等鸟类在自己的洞穴蹭住,这就是古人说的“鸟鼠同穴”。鼠兔没专门给雀鸟挖洞,雀鸟也没专门为鼠兔报警,却各取所需,实现了双赢。不过有些鼠兔懒得自己打洞,会钻到鼢鼠家里当房客,就没法双赢了—鼠兔的个头比鼢鼠大,住在鼢鼠洞里乱挖乱建,往往导致整个洞穴坍塌。结果总是害得鼢鼠不停维修,最后不堪忍受弃巢而去…… 红嘴牛椋鸟喜欢呆在非洲水牛等大型食草动物的背上,啄食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和蚊蝇,但丝毫不顾食草动物疼不疼,甚至还吸它们的血。 表面哥俩好,暗中下黑脚 在动物世界,真正平等双赢、不坑队友的合作其实并不多。更多时候,是合作中的两个物种,都尽可能地追求一己之利,设法只占便宜不吃亏。 非洲草原上的红嘴牛椋鸟,总是站在水牛、斑马等食草动物的背上,啄食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和皮屑,从中填饱肚子,算是完美的互利了吧?然而红嘴牛椋鸟绝非安分守己的小护士,它们在食草动物身上其实是一边吃虫,一边吸血!只要食草动物不把它们赶跑,它们就继续吸。被啄坏的伤口更易招引蚊蝇,又给它们增添了食物。甚至在筑巢的时候,红嘴牛椋鸟都不忘从食草动物身上“薅羊毛”回去铺窝…… 类似的故事,也在海洋珊瑚礁里上演。号称“鱼医生”的隆头鱼,以其他鱼类身上的寄生虫、坏鳞烂肉为食,常有大鱼前来求护理。但这些道貌岸然的“医生”,最爱吃的不是寄生虫,而是“顾客”体表的黏液……幸好顾客们对此也有办法。如果某条隆头鱼“揩油”太过分,鱼顾客就会猛烈挣扎、摇晃身体,周围的其他鱼们便知道这个“医生”不靠谱,不来它这儿了。于是隆头鱼也学精了:如果附近有很多顾客在围观,它们就规规矩矩;如果身边只有一个顾客,就偷吃黏液……

目录 第01期 总第145期 本期是糖,甜到难忘 第02期 总第146期 冬天,睡它个地老天荒 第03期 总第147期 植物也要“冬眠” 第04期 总第148期 了不起的羽毛 第05期 总第149期 春天恋爱季 第06期 总第150期 仰观宇宙之大 第07期 总第151期 迎战吸血鬼 第08期 总第152期 赶快赶海去! 第09期 总第153期 水母与海蜇 第10期 总第154期 刺猬 第11期 总第155期 什么是濒危 第12期 总第156期 探南极 文摘 种间互助 超越物种的合作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冉浩 标签: 动物世界 小鸟帮鳄鱼剔牙,小鱼给巨鲨带路……动物界“种间互助”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鸡汤素材。然而那些互相帮助的动物们,并没有什么道德觉悟,一个个暗地里可能都打着小九九呢…… 在埃塞俄比亚山区,狮尾狒和努比亚羱羊经常一起活动。它们是吃草的竞争对手,但也“共享”对方的报警信号。 无意中合作,利人不损己 要说动物界常见的“合作联盟”,不得不提“共同预警”—鹿、羚羊等食草动物,吃草时经常与目光敏锐的鸟类、猴子呆在一起。当飞鸟或猴群中的哨兵看到猛兽时,会立即发出报警叫声,鹿和羚羊一听撒腿就跑。 但在这种“合作”中,帮忙报警的鸟和猴子,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呢?实际上,鸟和猴子只是在给自己的同类报警,而食草动物也能听懂它们的报警信号而已。谁也没为对方付出什么,其中一方得了利,另一方也没吃亏。 鼠兔和鸟类的联盟,或许要公平些。高山草原和草甸上的鼠兔,自己会打洞做窝,也不介意雪雀、地鸦等鸟类在自己的洞穴蹭住,这就是古人说的“鸟鼠同穴”。鼠兔没专门给雀鸟挖洞,雀鸟也没专门为鼠兔报警,却各取所需,实现了双赢。不过有些鼠兔懒得自己打洞,会钻到鼢鼠家里当房客,就没法双赢了—鼠兔的个头比鼢鼠大,住在鼢鼠洞里乱挖乱建,往往导致整个洞穴坍塌。结果总是害得鼢鼠不停维修,最后不堪忍受弃巢而去…… 红嘴牛椋鸟喜欢呆在非洲水牛等大型食草动物的背上,啄食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和蚊蝇,但丝毫不顾食草动物疼不疼,甚至还吸它们的血。 表面哥俩好,暗中下黑脚 在动物世界,真正平等双赢、不坑队友的合作其实并不多。更多时候,是合作中的两个物种,都尽可能地追求一己之利,设法只占便宜不吃亏。 非洲草原上的红嘴牛椋鸟,总是站在水牛、斑马等食草动物的背上,啄食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和皮屑,从中填饱肚子,算是完美的互利了吧?然而红嘴牛椋鸟绝非安分守己的小护士,它们在食草动物身上其实是一边吃虫,一边吸血!只要食草动物不把它们赶跑,它们就继续吸。被啄坏的伤口更易招引蚊蝇,又给它们增添了食物。甚至在筑巢的时候,红嘴牛椋鸟都不忘从食草动物身上“薅羊毛”回去铺窝…… 类似的故事,也在海洋珊瑚礁里上演。号称“鱼医生”的隆头鱼,以其他鱼类身上的寄生虫、坏鳞烂肉为食,常有大鱼前来求护理。但这些道貌岸然的“医生”,最爱吃的不是寄生虫,而是“顾客”体表的黏液……幸好顾客们对此也有办法。如果某条隆头鱼“揩油”太过分,鱼顾客就会猛烈挣扎、摇晃身体,周围的其他鱼们便知道这个“医生”不靠谱,不来它这儿了。于是隆头鱼也学精了:如果附近有很多顾客在围观,它们就规规矩矩;如果身边只有一个顾客,就偷吃黏液……

网友对博物杂志(2016年典藏)(套装共12册) (博物杂志)的评论

喜欢博物杂志(2016年典藏)(套装共12册) (博物杂志)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