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2015时代 | ![]() |
|
![]() |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2015时代 | ![]() |
网友对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2015时代的评论
作者是美国微生物学教授,美国医学院院士。可以认为是微生物研究的权威。作者依据自己和同行们的研究成果,认为抗生素使用导致的微生物的减少或消失,可能是以下现代病的重要原因:肥胖、青少年糖尿病、哮喘、过敏等。
作者的结论足够惊人。结论是否成立,不能看这本面对公众的科普书,要看作者和他的全世界的同行们能不能达成一致,要看作者的反方科学家能不能提出有力的反驳,要看作者和他的同行们能不能说服各国政府采取行动。
书后1/4的内容是信息来源的标注。这也是作者是严肃的学者的一个证据。
以下是书中一些信息的摘抄:
1:或许有人认为把微生物联盟称之为生命“器官”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从功能上来讲这一点儿也不过分。#396
2:你血液里几乎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是由微生物活动产生出来的。细菌同样可以消化乳糖、合成氨基酸、分解草莓或者海苔(如果你爱吃寿司的话)里的纤维。#503
3:最后,一位家庭主妇送来的一个发霉的哈密瓜改变了历史。从中分离到的一株霉菌可以产生每毫升250个单位的青霉素,其中一株突变体的产量甚至高达每毫升5万个单位。今天世界上所有的产青霉素菌株都是1943年分离到的这株霉菌的后代。#907
4:今天,大约70%~80%的抗生素都用于增肥动物,包括数"rest":"以亿计的牛、鸡、火鸡、猪、绵羊、鹅、鸭、山羊。#1202<br /><br />5:瑞典在1986年就禁止了在动物身上使用抗生素来促进生长的做法,欧盟从1999年起也禁止了这种做法。从那以后,整个欧洲都禁止了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来促进生长。#1218<br /><br />6:土霉素(类似于在人类中广泛使用的四环素)和链霉素甚至被用于有机水果以避免火疫病(一种细菌引起的果树疾病)。这种做法从前一直都被视为商业秘密。你可能从来没有想到标注着“有机”的水果里居然也会有抗生素。#1241<br /><br />7:那些细菌花俏的名字并无法遮蔽这个事实——剖宫产出生的婴儿最开始获得的并非那些在数十万年甚至更久的人类演化中选择出来的微生物。#1426<br /><br />8:大多数父母都没有意识到,时至今日,美国的新生儿一出生就摄入了抗生素,这是为了避免儿童眼部感染。#1469<br /><br />9:1994年,基于我们及其他实验室的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级致癌物。它与胃癌的关系就像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一样无可置辩。#1639<br /><br />10:我们发现,虽然一开始我们认为幽门螺杆菌是病原体,但是它实际上亦敌亦友:随着人的衰老,它会增加你患胃溃疡与胃癌的概率;与此同时,它也保护了食管,降低你患胃食管反流疾病或者其他一系列癌症的概率。#1838<br /><br />11:这意味着携带cagA阳性菌株的人比不携带幽门螺杆菌的人患哮喘的概率要低40%。这非常令人震惊。#1883<br /><br />12:这项工作提供的证据表明,儿童胃里的幽门螺杆菌可能保护他们不得花粉症。#1922<br /><br />13:如果牧场主给动物提供抗生素可以促进生长,那么当我们给孩子们使用了类似药物的时候会引发什么后果?治疗儿童疾病时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是否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呢?#2091<br /><br />14:我们的工作支持了下述观点:除了更好的营养与清洁的水源,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也促进了人类身高的增长。#2125<br /><br />15:因此,抗生素起了作用,高脂食物也起了作用,但是当二者加起来,作用却不只是叠加,而是协同作用(synergis-tic),即1+1>2。#2207<br /><br />16:结果发现:在头6个月里接触了抗生素的孩子长大以后变得更胖。#2312<br /><br />17:在第一次流行病学研究之后,简和利奥利用ALSPAC数据研究了分娩方式的影响。利用统计学上的平行分析,他们发现,相比自然分娩,剖宫产与肥胖症更相关。#2317<br /><br />18:青少年糖尿病在一些特殊人群里发病率更高,比如剖宫产出生的孩子、高个子的男孩,以及出生后第一年里体重增加得更快的孩子。以上每一个观察都暗示着,在生命早期干扰了我们体内的微生物可能促进了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生。#2359<br /><br />19:与健康人相比,那些最近患上乳糜泻的人们在过去几个月里服用过抗生素的比例要高40%。#2437<br /><br />20:但是,你的医生什么时候告诉过你,孩子们服用抗生素会增加他们患上炎症性肠道疾病或者哮喘的风险?从来没有。#2485<br /><br />21:法国阿尔卑斯省的一项探索性运动提出的口号是“除非万不得己,请谢绝抗生素”——这是之前“抗生素不是万金油”的自然延伸。#2845<br /><br />22:本书讲述的负面效果与全球变暖相比也不相上下,而且,许多变化甚至发生得更快。#3043"
本书作者用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向世人揭示了与人体共生了20多万年的细菌军团是如何被抗生素狂轰乱炸,而后又让曾淘汰、监禁多年的细菌趁隙而入搅乱人体生态环境造成的困境,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作为一名医生的理念,冷汗之余反思一个道理:抗生素是把文明的双刃剑,在消灭敌人时一定不要让自己“同归于尽”。这本书就是希望能将这种理念传播到医务界乃至社会大众,用以保护我们每一个经过进化而来的健康个体。
书中文字流畅,没有蹩脚的翻译语言,让读者可一气呵成地读完,可视为一部成功的翻译作品。
不说别的,光从占全书大概三分之一的注释和索引就能大致知道本书的一些特点了(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凑字数骗稿费~手动斜眼)
言归正传,本书也是我一个同学推荐买来一读,其前段时间正从事相关工作——肠道菌测序(虽然已经辞职)。本书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人体微生物细菌的共生状态,配以作者专业的知识以及从事学术研究型的相关实验,以及不管来自临床还是实验的庞大样本的数据源,作者在公共卫生领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认知和处方习惯,使得人们对于这些习以为常的处方及治疗方式采取一个更为审慎的态度。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以及农产品的抗生素使用问题近来几年报道得比较多,大众也对自然分娩产下的婴儿更健康这一耳濡目染耳濡目染。虽说舆论往往是一波流,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和虽然不多的一些观念的转变。但对于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却是只是稍有所闻,而我本人也只了解过作者文中所提“老朋友理论”。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目前作者的工作和理论假设,从偏利共生到互利共生,再到“双面共生”的关系改变微生物与寄主间的关系。
当然受限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技术,作者在文中也是再三强调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基础上,而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关系。毕竟,体内微生物数量众多,群落数量多寡的潮起潮落及其背后机制到对人体的结果的一系类路径的都需要严谨的试验来予以探明。但至少开辟了一"rest":"个新的角度,而其中一些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效果的提高都是人们喜得乐见的。虽然自己工作在医药行业,对医疗及抗生素的问题有一定了解,自己也在身体力行的来减少人为干预。(少使用抗生素,健身跑步,小感冒小病不上药)就我个人而言,即便缺乏明确的因果路径,如此统计显著的相关性分析也足以让人对这一现象产生警惕并深读挖掘其中原因。<br /><br />总的来说,本书给出的建议是医疗方面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尽量减少剖腹产手术;医药企业方面加大窄谱抗生素及标靶性药物的开发,加大诊断试剂的开发;政府方面调整完善公共医疗支付机制和建立合理薪酬体系;学术方面则正是目前作者继续本着严谨态度和科学方法继续研究,减少甚至杜绝诸如反应停和已烯雌酚这种历史悲剧的出现。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公众的改变很难但可以从自己做起,而整个行业的调整和资源优化则还有很多的路需要走。(并不仅仅是抗生素的问题)"
看完以后才知道,大家一直以来依赖着的消炎药,原来有这么大的副作用。关于婴幼儿的部分,对孕妈妈普及养育知识也有好处。
一直以为消炎很重要,被误导的都纠正不过来了,怎么办?
作品非常好,非常推荐大家去读,无论你是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都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身体!
另外翻译非常出色!几乎感觉不到译文有任何生涩的地方!可见译者真的是很用心的去翻译了!
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书,感觉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古老而又神奇的微生物们,世世代代与人类相依相伴。看完之后觉得现在的人类都是在作死啊,不过相信有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最后事情总会朝好的一面发展的
喜欢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2015时代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