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受水城市水源切换安全保障技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目前世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南水北调受水城市水源切换安全保障技术 |
 |
|
 |
南水北调受水城市水源切换安全保障技术 |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途经区域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长距离调水工程,沿线部分城市已于2014年底建成通水,沿线各受水城市的供水系统也形成了多水源供水格局。多水源供水条件下,水源切换与不同水源混合导致的管网腐蚀产物释放(“黄水”)现象是近年来国内较为关注的供水安全问题,个别城市曾由于饮用水水源切换而导致大范围用户末端“黄水”现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由于南水北调原水和现有水源的水质差异,水源切换时将极易引发城市供水管网腐蚀产物释放,威胁饮水安全。因此针对南水北调受水区水源水质特性、水源切换后水质安全、“黄水”控制技术等问题,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风险评价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十分必要。
《南水北调受水城市水源切换安全保障技术》内容以“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南水北调河南受水区供水系统安全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2ZX07404-004-002)科研成果为基础,针对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由于水源切换引起的受水区域城市管网腐蚀产物释放(“黄水”)现象,在分析不同水源水质特征与管壁腐蚀层的基础上,利用静态试验、模拟动态试验等技术手段,着重探讨输配水系统的铁释放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多水源条件下管壁腐蚀层结构特性,建立多水源条件下的水质化学稳定性的评价体系,开发多水源管网水质稳定性控制技术,并通过对郑州市管网水质普查,预测郑州市“黄水”风险区域。通过上述关键技术开发与技术系统集成,编制并发布《南水北调河南受水区典型城市供水系统水源切换及应对技术指南》,为以郑州市为代表的水源切换城市安全供水体系提供技术应对方案、解决相关饮用水质安全问题提出了重要技术支撑与示范案例。
网友对南水北调受水城市水源切换安全保障技术的评论
喜欢南水北调受水城市水源切换安全保障技术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