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物理学的困惑(看 “弦圈之争”,穷“万物之理”) | ![]() |
|
![]() |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物理学的困惑(看 “弦圈之争”,穷“万物之理”) | ![]() |
网友对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物理学的困惑(看 “弦圈之争”,穷“万物之理”)的评论
之前看了一些近现代物理学的科普书,但基本上都比较浅显,但此书比较深入的挖掘了弦理论和其他理论对于近代物理困境给出的答案。本书并不避讳涉及一些理论的细节,虽然具体理论没有太看懂,但对于读者了解最前沿的理论物理学家在研究什么很有帮助。
最近格林到处宣扬他的弦论,大众确实有一种弦论是未来的方向、我们差一点就能抓住传说中的万有理论的气氛,我们相信弦论是最前沿的(谢耳朵搞得都是弦论)。本书却大唱反调,认为人们把太多的资源放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理论中是危险的,而且几十年没有出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是时候转向新的理论了。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大骂科研体制,看得非常酣畅淋漓。
可是,不要忘了作者斯莫林是弦论的对头圈量子引力的带头人,他当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反感弦论的人。所以虽然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职业道德尽量保持客观的说法,我们还是能看出来他的书里是夹带私货的。
本文分4部分,让人读起来的感觉是:读了第一部分觉得科学确实遇到了瓶颈,需要有革命性的新理论;刚读第二部分觉得弦论太优美了,简直完美的解决了我们的问题,但是读着读着觉得不对劲了,怎么理论发展成了一个丑陋的怪物,而且始终没有统一的模型,各说各话,没有实验基础,理论有赶时髦的感觉,渐渐对弦理论充满了怀疑;第三部分读了觉得“对啊!这才是做科学应该的态度啊!这些新理论比弦理论靠谱多了,怎么以前没听说过这些"rest":"理论?为什么它们被埋没了?”第四部分作者痛骂科研体制,也解释了我们的疑问,原来学术圈的生态这么恶心,简直就是一个腐朽的官僚体制。虽然作者本人常说“尊重那些弦理论的研究者”,但在他的引导下,读者早就开始替那些“不同思想者”被那些弦论学霸欺压打抱不平了。不得不说作者的心理暗示非常成功。<br /><br />幸好本书最后自带书评,我认为译者的“译后记”丰富了本文的内容,虽然比较短,但平衡的展示了一些反面观点(弦理论研究者)的论调,毕竟弦理论是这个时代理论物理的主流,不可能像本书作者说的那么荒唐,而其他竞争的理论也应该没有特别确凿的说服力。<br /><br />理论的孰优孰劣我们外行人看不出来,但他讲的问题却确实存在。我也算是半个科学工作者,对于书中提出的科研领域的论资排辈感同身受。但我对于这个问题持悲观态度,这是整个科学界结构的问题,也是人性的问题,不是谁呼吁呼吁就能改变的。<br /><br />不管怎样,作者写作本书的态度都是真诚的,但读者要主意兼听则明。而且其实也不必跟着他们瞎着急——毕竟这个领域的科学进步并不是我们迫在眉睫所关注的问题,就让他们吵吧,我们看热闹。"
这本书买了三个月,一直没时间看。现在终于放假了,开始阅读此书。尽管书还没看完,但收到邮件让我评论。就我已经看完的前半部分而言,写得还是不错的。作者讲述了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自己的研究经历,接下来开始描写自己是如何进入到弦理论这个领域的。我觉得李泳先生的专业功底还是比较好的,阅读本书没有科学书籍翻译中常见的艰涩难懂之感。
我没有读过这本书。我读的是它的英文原版。所以我的评论是针对书的内容,而不是翻译。
与此书同时出版的当年还有另一本批判超弦理论的书籍,叫做“not even wrong".这两本书都指出了超弦理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不能够形成一个可以检测的假设。
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是科学是提出假设,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来证实或者推翻,而宗教一出来就是”真理“,是无法检测的。
超弦理论演变到今天最终得出的推论是所谓的”平行宇宙“。这结果是,其无法提出一个可以检测的假设,因为任何一个假设都可能是在某一个”平行宇宙“中是成立的,而你有无法去搜索平行宇宙来检测之。
我本人是生物学家,所以对理论物理不能说很清楚。但是,科学的原理是一样的。即必须有假设和检验。因此,我觉得如果正如smolin所说的这样,超弦理论目前还是没有发展成一个可以说是科学理论的地步。未来是会有更完善的超弦理论或者其它物理理论,还是理论物理已经发展到了极限,我们目前无法预知。
目前市面上流行很多有关宇宙的科普书,大多受超弦理论影响。你们去搜索一下亚马逊,输入”弦“或者”平行宇宙“,就能发现很多。但是,你仔细读一下,基本都是描述了很美丽的图景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或者可能获得证据的途径。这样的”科学“,在我眼里,和宗教已经不远了。堆砌着现代物理概念和复杂数学推算但是没有证据的理论,实际上和圣经或者佛经相比没有任何本质区别,而后者至少还有通俗易懂的优势。
有些专业人士也许会认为这本书最后三章基本就是在吐槽弦理论阵营,偏离了本书作为一本物理科学著作的主旨,但我认为最后三章才是真正精彩的部分,展现了一个物理科学家的心理和思想内核,让我们对之前所说的那些研究为什么是那样的的结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对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上的现象颇多补益。
原本想看到一篇西方科学家自己阐释弦论及现代物理学成就的书,不曾想读到一本思想独立、涉猎广泛却对物理学有着基本思考的书。虽然作者的看法不一定全对,但的确体现了物理学家才能看到和写出的高水准!
对于学习和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人挺有启发性的^^
一本很好的科普作品,讨论了理论物理的最大困惑。
书挺好,看不懂,推荐《老人的玩具》。
刚刚看完此书,基本上是按照当前理论物理的大一统理论应当有何特征--过去的三十几年理论物理界作出了哪些努力去完成大一统理论--为什么说弦论不是一个理想的大一统理论--为什么过去的三十几年理论物理界没有出现百花争鸣的情况,以及这种情况为什么是有害的,如何解决。
基本上,看了此书可以了解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理论物理在大一统理论方面的发展。翻译的不错,至少以本科非物理专业能够比较顺畅的看下来。
喜欢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物理学的困惑(看 “弦圈之争”,穷“万物之理”)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