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论语新注新译 | ![]() |
|
![]() |
论语新注新译 | ![]() |
网友对论语新注新译的评论
1杨先生是一个真正以学问为志业的人。前贤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使半句空。"杨先生大概就是这样做的。十二年的坚守,奉献的当然是精品。
2杨先生作为语言学家,坚持语言本位,研究疑难词句时,从语言中来,到语言中去。通过大量同时代出现环境相同的用例寻找规律,得出观点。方法科学,结论自然可靠。作者坚持语言学家解决语言问题,思想哲学的问题应由相关领域专家来解决,这是很大的优点。
3对普通读者来说,本书总结了大量论语时代的语言规律,既有助于帮助我们正确读懂论语,又非常适合作古代汉语诵读课本,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4对有志于做语言研究的读者来说,本书导言及卷首的话可以说金针度人,指示门径,而考证及附录即是经典研究范例。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如果要读论语,读这个本子绝对没错。
自汉世以降,治《论语》者甚藩,成绩卓然灿然、光耀千载。然势格时限,亦不能无遗憾。近世学人,见其校雠之未密、搜讨之未周、源流之未辨、版本之未审,是以发之续之纠之核之,成绩不可称不宏矣。然亦或有承谬继讹而待发正者,有师心自用而需批驳者,有向壁虚造甚或胡言乱语而必斥汰者。昔者,长沙杨遇夫先生《论语疏证》成,陈寅恪先生以为为治《论语》者开一新局面、树一新模楷;嗣后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行世,论者谓是书释义之精审自非他书可以望其项背。今者,吾师逢彬先生乃有《新注新译》刊行,余谓真不愧称“三世治《论》”而无愧乎为“杨氏后人”矣。
或谓:“其书名之曰‘新’,然则其‘新’何在?”答曰:“一为新理念,一为新方法——不徒以成书之晚近而‘新’也。新理念与新方法者,非为先生自创自立而新也,俗世所鄙、浅人所矒而见其‘新’也。其实无他:语言之考索,势必回归语言层面而别无他途;语言有其历史性亦有其社会性;古代语言是可知的。此说至简而其用甚难。君不见,今日之名家大咖,动辄思想、言必情理,动辄声转、言必假借,看来新颖可喜,其实胡说八道。是书之妙,余谓在于‘辨先贤异同之由,明前修得失之故,综贯纲维(虚实交会,征实捣虚),考古书之辞例,会先圣之用心,明大分识伦类、批窾隙照幽微,秩然成书,碻然成证;不妄言、不臆说、不雷同亦不强作解人,要之,无蔓语,无游辞,皆得于己心者也。”
噫!世之河涧沟渠,何足以为语江海也?
看了这本书的评论 多是溜须拍马 阿谀逢迎 顺风接屁者比比皆是 刷评论 在杨伯峻的 《论语译注》 里也不忘为这本书做广告 小人之态 暴露无遗 实在让人反胃
真的很好。喜欢。清晰、用纸好!亚马逊没有盗版书,还时时打折,顶级赞你们!
杨逢彬先生这本书,功力很深。自己在汉语言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希望能够有这样一本著作。这本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论语》作了解释,尤其对学术史上争论的一些问题,能够另辟蹊径,给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自己读来,觉得杨先生这本书有一个预设,即人们对语言的应用是与当时的语言体系挂钩的。一般情况下,这个预设是适用的。但也有例外,即个人对部分概念的理解,往往有个人生活体会在其中。这种理解,可能会与社会通用的语言体系有一定的偏差。尤其是一些哲学著作,这种偏差的影响可能会大一点。
非常好的论语新注,值得入手
严谨的学术著作。给五星。
这是杨老师将现代语言学与古典文献学结合起来,用语言学解读经典中的疑难问题的第一部力作,悉心打磨了约十年。
我有幸读过该书的书稿,真的很棒。
喜欢论语新注新译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