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外语 >

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 (阿兰·德波顿作品双语版)

2017-03-12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 (阿兰·德波顿作品双语版) 去商家看看
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 (阿兰·德波顿作品双语版) 去商家看看

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 (阿兰·德波顿作品双语版)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的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网友对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 (阿兰·德波顿作品双语版)的评论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旅行无非是到处走走转转看美景,再找个地标建筑合影留念。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旅行的看法。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在旅行中的迷茫和旅行前的焦虑这两种情绪。但是我们很少去深究原委。其实原因就在于我们之所以萌发出去旅行的念头,多半是想离开当下所处的环境氛围,希望换一个地方让自己放松。可是,很多抱着这种想法出去的朋友,可能未必能真正如愿以偿。原因就在于,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的暗淡无光,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作者对于自己旅途见闻描写的并不多,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引申出一个和当地息息相关的世界文艺界大咖作为“精神导游”,以这位大师的人生经历(ps:和旅行有关)和艺术成就来引导读者思考,解读大多数人在旅行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情绪和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让人茅塞顿开。结论是,我们在旅行中要学会观察,注意细节,进而去关注周遭的变化,去想象,去思考,去欣赏大自然的淳朴真实;要学会调整旅行期间的心态和情绪,尝试用文字和绘画的方式去集中自己的思绪,加强对美好事物的记忆,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只有在积累和具备旅行所需要的接受能力时去观光,才能真正接纳新的讯息,并将这些原本杂乱无章的讯息在脑海中串联起来,形成自己宝贵的旅行回忆。相信这样充实和有章可循的旅行方式,能让很多人重新认识旅行这件事,并重新思考旅行的真正目的和真正的意义。

1790年的春天,一个叫塞维尔.德.梅伊斯特的27岁法国人,进行了一次环绕他的卧室的旅行,并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卧室之旅》。穿着粉红的睡衣,他端详着卧室里的沙发、靠垫、床和床单,在回忆、想象和感激中完成了一次旅行。

这真是奇特!在无比熟悉的场景里进行陌生的拜访,旅行可以不需要远离。

《旅行的艺术》是一本哲学书,它强调作用于景物之上的“感受力”。

“对于旅行,我们常得到应该到何处的劝告,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到那个地方,又如何到达那个地方。”

为什么要跨越半个地球去卢浮宫欣赏夏尔丹的静物画作,而不愿在你居住的小区观察卖苹果的果农和他面前的一摊苹果。

为什么要随着人流匆匆步入景区,用DV拍下你认为最美的动感画面,事后在电脑上播放,而不在当时用心去欣赏。

为什么会像查尔斯波德莱尔一样,不断地听到内心的呐喊:“列车,让我和你同行!轮船,带我离开这里!”“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它在我现在的世界之外!”

我们丧失了感受力,将一切看得理所当然,认为没有陌生的刺激,就无法获得新生。这是多么可悲,如同酗酒者将获得愉悦的方法孤注一掷于酒精,并逐渐形式思维和心理的定势。

倚在柔软的蓝色靠背上,台灯昏黄的光照着书的封面。白底,蓝"rest":"紫棕的小碎花蜡染一样印出Alain de Botton的名字,简洁、爽利。不同于《拥抱似水年华》,它里层的硬皮和纸质是象牙白而非纯白,感叹设计者的匠心。<br /><br />什么时候,敏锐和富有感受力被认为是隐含贬义的特质,类似于神经质。画家、诗人、演员、艺术家,在常人眼里都有点癫疯。在卧室里旅行,醉心于睡衣与床单颜色的搭配,将爱情的风吹草动绘成滔天巨浪,在某个角色里沉沦,面对壮阔的自然景观泪流满面。。。。。这一切都被视作反常态。<br /><br />“不要那么敏感嘛!” “神经大条才有人缘呢!”在这样的价值观里,什么都理所当然,不足为奇。于是,没有了动人的诗歌,震撼人心的画作和不寻常的风景。直到,没有了最温暖的爱。<br /><br />《画皮2》中,小唯问自以为转世的雀儿:你有过心跳吗?你闻过花香吗?看的出天空的颜色吗?你流过眼泪吗?世上有人爱你,情愿为你去死吗?” 如果没有,我们的生命将会是怎样的残缺。一些人以为在其他地方可以找到,一些人以为设上心防,闭上眼睛就可以免受伤害。主动交出自己的心,迟钝使他们不会流泪也无法微笑。<br /><br />都说人生是一次旅行。你真的闻过途中的花香吗?"

是的,我就是要这样说。不要认为我是在说这本书的内容,我说的是书的印刷质量,我买是精装版本,但拿到手的书,我想说是精装 盗版 的。。。外壳很精美,一翻内页,让我失望透顶,居然一摸全是纸张切割以后的那种颗粒物质,从侧面看,完全都能看出切割不均的痕迹,摸着还有点拉手。。。

我真的很无语。。。也许是自己运气不好吧,恰好就拿到这样一本书,其他的我也没话了,只是祝君好运,希望没有人会像我这样了。。。

刚刚,当我厚厚的邮包,你第一次被我看到,你大大方方的看着我,而我的心却悸动起来,这感觉不是几天的等候,是几世缘。那时你在对我笑,而我已沉醉于你那浅浅的酒窝中。 永远。。。
—— 致“你”
2010年12月14日晚

本人喜欢旅游,偶有翻书,看到是译文新作,而且是感兴趣的题材,故收下。

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书,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旅游的意义,旅游,之于现代人,就是赶鸭子上架的姿态,行程紧凑,走马观花,最终,累的还是自己,我是那种喜欢慢游的人,出逃一个来月,在某个地方,呆一段日子,感觉很舒服,心不堵,人不累。当然,作者带我们去体会的旅游,更有深度,有种熟悉的感觉,当然,做不到那么高水平,不过,最后一篇提到的素描,的确很有意思,但,也就是感兴趣,或许可以乱涂鸦玩玩,乱说一气了

但十分推荐给喜欢旅游的人,嗯,所说的喜欢旅游,是喜欢旅游这个过程,而非只是旅游这个事,呵呵

喜欢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 (阿兰·德波顿作品双语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