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

2017-03-11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 去商家看看
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 去商家看看

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中东的形成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中东发现了储量达全世界总量2/3的石油——如果说现代化的西方全球征战史,无不以资源争夺为核心,而这种争夺又以石油为甚。正如基辛格所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那么,中东的价值,岂可能只是通道之便?如果深入梳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此后的中东各场战争,石油的争夺无不深藏其间,成为关键因素,各种权力也因此深刻介入中东。如此剧烈争夺,中东的复杂由此而如被打乱结构的线团,处处有线索与头绪,却任何一处也难清晰。在现代意义上开始形成的中东,只是将其视为区域史——这当然不够,它几乎是一部全球现代化史的缩写版。只是,它还处在历史过程之中,成型尚远。
当然,我们乐观地将苏伊士运河的通道价值与作为资源的石油价值,认定为中东现代化的历史动力,亦无不可。但是,如果我们忽视这一区域在全球结构里,尤其是西方/东方关系里的强弱比例,同样不智。萨义德意识到的“无法表述”,只是弱势话语权——众多权力中的一种而已。其实,更真实的疑问是,中东在被谁表述?
在这个时代、这个时刻的中东,我们视野里的那些纷乱,认识它理解它,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寻溯其历史根源,而且有能力辨识谁在“表述”。非此,我们如何认识真实的世界与真实的中东。

网友对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的评论

三联生活周刊是市场上,内容、文笔都比较好的刊物之一,就是价格高,如果电子版能再便宜一点,就可以每期都看了。

中东部分写的很好,初步了解了他的形成、历史和现状问题的起源。推荐。

字体比较大,排版中规中矩,内容方面个人感觉不如《南方人物周刊》。

挺不错的,分析的挺全面

曾经全年订阅过,但后来觉得它发了一系列很二的文章,就断了。。
多年之后买的旧杂志,发现风格变了,每一期一个专题,文章质量都挺棒。明显优于教科书。
无论新旧,值得购买,值得收藏。

中东充满神奇色彩,这里的人虔诚信仰宗教,同时邻里、民族之间冲突不断。杂志内容从历史渊源写起,能让读者对这里的历史和现在,有一个认识。

喜欢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