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爱经典·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纪念版)

2017-03-03 
《我们》被称为焚书年代里的文学珍品。作品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一千年后的幻想故事:在一体国,公民没有姓名,只有号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爱经典·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纪念版) 去商家看看
爱经典·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纪念版) 去商家看看

爱经典·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纪念版)

《我们》被称为焚书年代里的文学珍品。作品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一千年后的幻想故事:在一体国,公民没有姓名,只有号码。这里的人被包围在“绿墙”中,墙内的建筑包括寓所都是由玻璃或是其他透明材料制作或建造的,每个人都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毫无保留。公民的生活遵循着统一的作息时刻,所有人在同样的时间从事同样的事情。任何敢于反对这种“幸福”的人都将会受到惩处。在这个透明的世界里,男性公民——机械工程师D-503,爱上了美丽、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公民I-330。一体国的好公民与一体国的反抗者的爱情在真与假的恍惚、对与错的犹疑中展开。故事的结尾:男主人公做了想象力切除手术,看着曾经为之神魂颠倒的爱人被送上死刑台而无动于衷……
《我们》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等反乌托邦作品,成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源头之作。除了反极权的寓意外,作品中的象征、荒诞、幻想、意识流等表现手法,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大的,希区柯克的悬疑故事《谋杀1990》,就换骨于《我们》。这部作品在前苏联封禁了60多年,直到1988年才解禁。1994年,《我们》获普罗米修斯奖的“名人堂”奖。

网友对爱经典·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纪念版)的评论

之前读了《1984》,对反乌托邦三部曲更是耳闻已久。《1984》名气最大,我也一直以为其艺术价值最高,读过《我们》才发现不然。
论可读性,虽然有评论认为情节松散,而我却以为四十篇短小的日记容易阅读,长度拿捏适当,不会给人文本之外的压迫感。译文也很流畅,未曾给人生疏转译之感。
而在写作手法、审美价值层面,这部作品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至于内容层面还须仔细琢磨,各人自有体会,不再赘言。

如果不是赠书区的出场,我与她可能会相逢得更晚。从这点上出发,要感谢亚马逊。

这本是最早写的,应该可以说是后两本书的启蒙,虽然内涵比后面稍显简单,但仍不失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建议先读这一本,再读《1984》,最后读《美丽新世界》

确实是名著,不过在我看来,和奥威尔的《1984》还有差距。

语言很讽刺,很凌乱,像是发泄吧

经典之作,值得一看.

以前买过一本《我们》,是另外一版的翻译,有点不符合中文语感。这次出了新版买来准备空闲时重看一遍。

可能因为成书时代稍早,也可能是作者特有的写作手法,读起来有些距离感。需要日后更多的阅历去消化。

相比美丽新世界,传说中的我们实在是太难读了,许多情节我看的云里雾里,我打算先晾一阵子再读一遍。

反乌托邦三部曲,介于时间最早,内容还是不错的。感觉1984的结尾多少有点借鉴了这本书。

形式很好,内容一般,读起来让我很难受,还是译林出版社的好!那一版的序就很赞。

喜欢爱经典·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纪念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