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世界名著)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2017-03-02 
编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世界名著)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去商家看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世界名著)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去商家看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世界名著)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编辑推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最开始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小说形象超越时空,超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震动着数代人的心弦。


作品简介: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故事。当一位英国记者问作者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作者简介:

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1920年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精彩试读:

在俱乐部里,大伙儿都穿着很旧、很破的衣服,也就只有冬妮亚打扮入时,分外显眼。保尔看在眼中,心里很难过。冬妮亚被同志们看成局外人。冬妮亚也敏感地察觉了,所以,她用冷漠而挑战的目光看着大家。
身体健壮,穿粗帆布衬衫的装卸工潘克拉托夫在货运码头曾经任共青团书记。他把保尔喊到了一边,毫不留情面地看了看他,又瞪了冬妮亚一眼,问道:
“怎么,这位美丽小姐是你的同伴吗?”
“是的,是我带她来的。”柯察金生硬地答道。
“哦……,”潘克拉托夫拉长了声音,“她那副打扮和我们可不一样啊,看上去特别像是资产阶级小姐。怎么会让她来参加?”
保尔的心里怦怦地跳了起来。
“她是我的朋友,是我把她带进来的,你知道吗?她并没看不起我,只是她的穿着嘛,那倒是有点过份。可是,不能总以穿戴看待人吧。我清楚什么样的人该领来,同志,没什么值得你生气的。”
他本来还想再说几句更加不能听的讽刺话,但忍住了,由于他知道,潘克拉托夫讲的话代表了大家的见解。所以,他把满肚子的怨气全给了冬妮亚:
“早就告诉她别出此风头!”
正是从这天开始保尔和冬妮亚之间的友谊出现了裂痕。保尔也感觉到了,密不可分的友谊似乎出了新的问题,内心既痛苦,又惊诧。
又过了几天。每一次见面,每一次谈话,都让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僵化了。保尔无法忍受冬妮亚俗不可耐的个人主义。
他们俩心中都很明白:感情的破裂不可回避了。
这一天,他俩又一块到铺满褐色枯叶的库佩切斯基公园,作一次最后的谈话。他们站在陡岸边的栏杆旁,第聂伯河在下面翻滚,灰暗的流水不时闪出微光;一艘拖轮逆流而上,从高大的桥下缓缓而过,它的轮翼困倦地拍击着水面,后面还带了两只大肚子的驳船。落日的余辉在特鲁哈诺夫岛上洒下了一层金黄色,房屋上的玻璃被夕阳映得红彤彤的。
冬妮亚看着夕阳,神情伤感地说:
“难道我们的友谊就像是这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可挽回吗?”
保尔目不眨眼地看着她,双眉紧皱,轻轻地说:
“冬妮亚,我们已经多次探考这个问题了。你应该知道,我以前是爱你的,就是现在,我也是你的爱,但有个条件:你一定要和我们站在一起。我已经不是你从前认识的保尔了,那个保夫鲁沙了。我曾经为了你的眼睛而坠下悬崖,现在再忆起,感到十分羞愧。如果换了这会儿,无论怎样我也不会那样做的。冒生命危险只能为别的事情,为伟大的事业,而不是为了姑娘的眼睛。如果你认为,我首先应该先属于你,然后才能归于党,那我只能做个有判逆的丈夫,由于我一定要先归于党,然后才属于你和其他的亲人。”

网友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世界名著)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的评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共产主义国家——苏联最著名的“革命小说”之一,是一部比较成功的自传体小说,它较好的描写了保尔?柯察金短暂却富有价值的人生,但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以一个布尔什维克的身份来叙述苏联革命的,这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与历史局限性,也限定了它影响力的范围。

然而这本书在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青年人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保尔成了偶像,几乎人人都能背诵那段著名的话语。这个影响是持续的,甚至超过苏联,你看当苏联已经解体,历史得以重新“演义”,苏联人民已经淡忘它的时候,而我们在90年代仍在拍摄着同名的电视剧,我想这也许与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仰缺失、空虚,一种盲目的“填补”有关吧,或者也许与长期洗脑愚民教育有关吧。

重读这部作品,感觉是复杂的,白云苍狗,风云散去,变幻了时空,曾经的英雄气概还在驰骋纵横吗?其实在当今年代,青年人已经很难与这样的作品共鸣,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已经不需要靠这样的作品来激发,意志的磨练也是多样化的,曾经的“钢铁”更多的是留存在那几代人的记忆中,做为青春的回忆,也许这就是历史对这部作品最好的检验。

只是偶尔翻起书来,那美丽优雅的冬尼亚,善良体贴的丽达还会激荡起心中最初的悸动。

保尔柯察金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他那“生命只有一次”的格言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心灵中了,他为了共产主义忘我工作的思想境界为我树立了最初的世界观。从那以后又陆续看了很多苏联文学作品,促进我思考了很多人生问题,也促使我在大学入了党。现在的青年人也许不会理解保尔了,但我真希望每个青年人都能看看这本书,对前途感到迷茫的人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

这是本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连环画。看到它,胸中翻腾着的是少年时代熟读的诗句——“你不留恋冬妮亚那栗色的头发,似水的柔情,你胸中永远装着世界革命。”“第聂伯河的水啊,淘尽了沙皇的春梦,淘不尽你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是啊,苏联的社会主义红旗,十几个帝国主义的魔爪扯不下它,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马刀砍不倒它,它经历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东罗波夫、契尔年科诸雄之手,却终于在戈尔巴乔夫手里黯然落下——它既见证了激情澎湃的共产主义理想,又夹杂着大斯拉夫主义的粗鄙。随着苏联的轰然倒塌,这本连环画以及连环画据以改编的原著在人们心理上也就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乌克兰今天业已独立,保尔曾经与之浴血奋战的乌克兰独立组织,所谓的“彼得留拉匪帮”——他们在连环画及原著中被描写得龌龊不堪——在今日的乌克兰已被奉为民族英雄了。这波诡云谲的历史,所能留给我们的,只是一派唏嘘。

对中国读者而言,最为熟悉的是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言,它曾经出现在中小学课本里,也出现在这本连环画中。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而言,这段名言都可倒背如流——“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今天,你还会为这段名言心潮澎湃吗?

自己从小就几次三番的想要读这部小说,但是始终没有读完。隔了许多年之后,再一次阅读的时候,依然觉得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很棒。虽然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古老的红色经典,可能会有点儿过时。但是,从我的观点来看,这的确是一部经久不衰的著名作品,其深刻的意义是可以超越时间的考验的。总的来说,不论从阅读还是收藏角度都很不错。

同时,这个版本的书,确实从印刷和装帧角度来说也很到位。除了名字的翻译可能会让人一时不太适应,但是无伤大雅。

错别字太多,不像是正版,如:长筒靴写成了长统靴,类似这样错别字的很多,买给小朋友的建议慎重。

书是挺好的,就是包装不行,极差,4本书外面套了个袋子,相当于裸装,比起前一次买的相差甚远,前一次还有纸盒子包装,勉强满意。

这是一部激励了无数人的佳作,问世以来几十年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它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外,是它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用保尔的话来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世界名著)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