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套装共4册) | ![]() |
|
![]() |
"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套装共4册) | ![]() |
网友对"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套装共4册)的评论
其实想评四星半,但是没有半星。
为什么差那半星?是因为这个意识形态环境,很多话是不好表达的,但是从很多事实背后,还是看得出来。
再说说四星理由。2009年那一版,我买过,认真地读过,包括家里人,可以说是研读,因为那段历史对我们家的命运影响太大了。老版据作者说是仓促出版,所以才有很多错字,新版时间充裕,错别字基本消灭了。
出新版的时候,我说买不买呢?因为跟新版差别大不大不好说。后来父亲比较坚持,就买了。
买来发现章节顺序和原版不一样,而且有的调整很大。原版第一章就是江被捕,后面是倒叙;新版是顺叙(就是按时间顺序来的)。第一部基本就是江、张、姚的个人成长史,到了第二部就复杂了,因为这四人开始认识了,有很多交叉的事件,原版有很多重复罗嗦的地方,事件搅在一起,我在看原版的时候,就觉得上海“一月革命”前好多个红卫兵团体的争斗,还有和张春桥、姚文元的复杂关系,特别乱,当时还和我父亲起过争执。新版梳理得特别清晰。
图片据说除了作者拍的,都是编辑找的,我看图片署名,都是当时在中央机关的摄影师,这些人都八九十岁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但是当时他们可真的是记录下历史的啊。
至于要不要买精装本,我觉得看个人经济实力吧。叶永烈说他写这个花了30年,我觉得再过30年,不一定能有别的作者把整个这件事写得这么全面了。
上次叶老师在三联书店做《“四人帮”兴亡》的读者见面会,刚好我就在三联里头,有幸聆听了叶老师关于四人帮、关于《“四人帮”兴亡》写作的前前后后。其中叶老师谈到了现在的年轻80,90后淡忘甚至于不知晓“文革”历史、“四人帮”的社会现象,对此我也是感同身受。作为85后,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再加上工作的需要,对“文革”和“四人帮”多少了解一些,但身边好多同龄朋友却正如叶老师所说那样是淡忘、不知晓那段历史的。遗忘历史的民族永远不可能成为强大的民族,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却没能很好了解那段历史、认清那段历史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叶老师的书让我们有机会去接触了解那段历史,填补年轻一代人历史知识的空缺,值得不知晓“文革”“四人帮”的80,90后买来阅读。
由于受到国家档案保密的限制,世人对于这段历史的真相往往流于道听途说。本书经过对大量当事人的采访和综合,形成本书规模,值得称颂
这是本经典书了,想了解文革,了解四人帮绕不开这本书。可贵的是,它算得上是采访实录,作者叶永烈采访不少当事人。这在今天已经不可能了。从这点来说,这套书也算经典了。价格很便宜。
这本书内容太好了,以现在这个价格买到,那是超值!不过还是要说,就书的质量来说,原定价太高了!
买了很多书很多书,今天来客人说,这么多的书你能看完吗?
我汗颜无语
内容不错,写的挺好,真实!
增订本,确实添加了不少新资料。作者采访了不少当事人,虽然有些叙说是当事人的直接个人的表达,无法对证,但也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和平常感。比如第一卷,写江青,因为用了不少当事人的提供的资料,在政治上否定江青的背景下还是还原了投奔延安前江青生机勃勃的青春生活。女吊丝的艰难成长、生活困境、爱恨情仇和理想追求,在作者全书政治观念的抑制下,仍是有着足够的张力。后面的几卷还没看,看目录,政治意识更强,各取所需吧。
书厚重有份量。引用文字里,保留了那个时代的用字习惯,和现在有些隔,感觉不必如此。不过也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
一句话:值得买,值得看。
这一批来的书,不知是不是因为满减的原因,外包装都破损的,厚厚的一层灰,跟路边摆的盗版没两样!
正好赶上活动,也正好是增订版本,图文增加了很多,值得收藏的一套书。
喜欢"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套装共4册)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