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 | ![]() |
|
![]() |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 | ![]() |
编辑推荐
茅于轼先生的经济学专著,影响了不少青年学者走上了经济学研究之路。
——《中国改革报》
其“家常式”的经济学随笔,说的虽然是日常琐事,却旺旺折射出一些惊人的启示。
——《中国经济时报》书中有的论述不只是有理,而且大出常人意表,经他明示,大有醒醐灌顶之感。
——《南方周末》
作者简介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是中国民间经济学者的重要代表。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著名桥梁专家。抗战时期转辗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交通大学,1950年从机械系毕业,分配在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1985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1993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代表作:《择优分配原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谁妨碍我们致富》等。
2014年4月26日,茅于轼成为英国 Prospect 杂志评选的"2014世界思想家"十位获奖者之一,名列第四。
内容简介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且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体会出能自己审握的的经济学来。
目录简介
第一篇微观经济学
1.喜欢搬家的美国人
2.赌博在美国
3.从邮政的垄断与民航的竞争谈开去
4.节约时间创造财富
5.垃圾中的边际效用
6.公用事业的收费原则
7.美国人如何看待“按劳分配”
8.漫议超级市场
9.再谈超级市场
10.美国的进口货
11.喜欢旅游的美国人
12.有关“行”的经济学
13.多生产未必多享受
14.环境保护的经济学
15.政府为百姓服务
16.节约能源(上)
17.节约能源(下)
18.没有替代便没有经济学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
19.让银行为您服务
20.个体经济规律和总量经济规律
21.美国人如何存钱(上)
22.美国人如何存钱(下)
23.美国人一年生产多少财富?(上)
24.美国人一年生产多少财富?(下)
25.美国经济为什么会衰退?
26.美国如何对付经济衰退
27.美国的通货膨胀(上)
28.美国的通货膨胀(中)
29.美国的通货膨胀(下)
30.现在如何与将来做交易
第三篇经济体制
31.经济活动中的是非观(上)
32.经济活动中的是非观(下)
33.个人和社会的致富之道
34.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社会
35.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6.所有权漫议(上)
37.所有权漫议(下)
38. 从交通规则到经济效益
39.美国的色情市场——一切交易都有利于买卖双方吗?
40.“金钱万能”的经济学意义
41.交易费用
42.再谈交易费用
43.市场经济的基础:优势交换
44.囚犯难题和市场规则
参考书目
附录一:作者近年发表的部分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文章
附录二:关于作者及其作品的部分报道和评论
网友对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的评论
深入浅出的对一些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作了评述。由于我本人不是学经济的,读完本书后在能够看得懂之余,居然还可以按着经济学的逻辑思考了,因此对我来说,是有帮助的。我愿意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最初是90年代出版的,所以书里的很多例子现在看来太老了,有过时的感觉。但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毕竟经济本身的规律是不变的。
原来我以前对经济的理解有这么大的偏见和误解(我确实有点认为交易并无意于发展),发生了交易,虽然物质没增加,但是效用增加了。以前也看过一点外国人写的经济学,虽然知道了几个术语,但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没想到却是这本书帮我解了惑。而且先生所言的交易费用需要制度建设以及道德建设,(尤其是道德建设)我个人极为同意。这本书易读、论证深入浅出,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很幸运第一本看的经济学读物是这本书。
很适合刚接触经济学的同学们,作为第一本入门读物。
满满的名词解释,没有过于抽象的描写,以事论事,浅显易出。
中立的立场,公正的观点,可以帮助读者们初步设立良好的经济学世界观。
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用简单的话讲难懂的事。
书写的很好,用生活实例把经济学原理讲的浅显易懂。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封面是纸质的手感不错。纸张很滑,质量很好。内容也很赞。像我这样的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都能看懂,作者写的很赞,从生活中一些小的细节入手讲解知识,而且因为作者生活在美国,他会将中美的经济生活对比。这本书很吸引人,看了涨了不少知识,对经济学也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书还没有看,内容不知道怎样。
但是一拿到手看到封面就感觉是一本旧书,脏脏的封面,有淡淡的蓝色油墨印,还有皱褶。
翻开书就发现书的排版不是很合理,两边空了很宽的位置,有文字的只有中间那一小点。
总之,不是很满意。
书拿到了。封面不错,我喜欢。但是里面的纸张很白很滑书也显得重,我不是很喜欢;相比之下轻质的纸张和有趣的内容配在一起更让我爱不释手。 选择轻质的纸张也是节约资源不是;也是降低购书者的成本啊。
书的内容还没看,但签收拿到书的时候就很不爽,这是我买的新书,可为什么封皮和内页都脏乎乎的,跟个二手书一样,我本身是个及爱惜书的人,可这书拿到的瞬间感觉就像从布满灰尘的地上捡的,提出批评
喜欢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