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 | ![]() |
|
![]() |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 | ![]() |
编辑推荐
★西方世界唯一可与甘地比肩的“非洲圣人”,被西方世界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精神之父!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人类爱”的代名词。
★ 史上首位“最无争议”诺贝尔和平奖奖得主。影响二十世纪人道主义精神走向的划时代伟人——史怀哲心灵巨著!
★ 全球顶尖级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思想家提高人文修养的枕边书!
★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起影响整个世界,激励无数年轻人。销售过1000万册的经典励志读物,西方大中小学的课外必读书目。
★ 李开复、毕淑敏、美国前总统卡特一致鼎力推荐!
★ 征服全球读者、作家、出版社、版权经纪人、书店、媒体的鸿篇巨制!
★ 中国读者等待了近四十年的殿堂级经典——《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中文版全国内
唯一独家授权,首次完整翻译!
★ 当代《沉思录》,一部真正安定人心的伟大著作。唯有精神的丰足才能为心灵带来平静,史怀哲带给你安定人心的力量!
★美国《时代周刊》、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哲学家罗素、台湾诚品集团董事长和佛教上师一致强烈推荐!
内容推荐
史怀哲细述了个人的生活历程、思想与道德流脉的追忆,也对有伦理与文化关系的论述,道德真谛的阐释,字里行间流淌着他的哲学洞见与宗教悲悯。自传中结合了告白、叙事、探险与哲学思索,让这个身兼神学家、音乐家、科学家与传教士医师的传奇故事,即使在我们这个犬儒的年代,也依然发人深省。
本书开宗明义便说这是个“人性精神已然殒落”的时代,因为无论是科学、科技或权力,全都逸离了伦理的标准。于是史怀哲执着地讨论原始基督教的精神与历史上的耶稣;对巴哈的热爱(声音的诗人与画家);对重建老教堂管风琴的期望。然而对当代读者来说,最让人感动的篇章应属揉合了神秘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哲学观,是史怀哲在后来的人生阶段中发展出来的伦理学,他称之为“对生命的尊重”。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史怀哲(1875-1965)
德国著名哲学家、音乐家、神学家、医学家、人道主义者,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精神之父。
1913年他来到灾难深重的非洲加蓬,建立了丛林诊所,开始从事医疗援助工作50年,直至去世,被誉为“非洲圣人”,他的名字也几乎成了“人类爱”的代名词。1915年他提出“敬畏生命”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1952年,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历史上首位最无争议诺贝尔和平奖奖得主,受到全世界的尊敬和推崇。
他亲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人间各色的痛苦颠沛、压迫折磨和冷酷杀戮,也感受了苦难环境中如烛火般细微脆弱的人间温情,由此唤起他心灵深处对战争与和平、掠夺与谦守、贪婪与节制、文明与野蛮、征服与敬畏的生命反思。他传奇的一生,映照出一个伟大的生命风景,彰显出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目录
一、童年与求学
二、巴黎和柏林:1898 年至 1899 年
三、斯特拉斯堡的早年岁月
四、神学研究:1900年至1902年
五、从教斯特拉斯堡大学
六、耶稣与现代基督教
七、 巴赫研究
八、拯救管风琴
九、立志做个丛林医生
十、医学研究,1905年至1912年
十一、准备奔赴非洲
十二、从医时期的学术研究
十三、初抵非洲:1913年至1917年
十四、战俘营中的生活
十五、重返阿尔萨斯
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生活中我观察到两个让我扼腕叹息的现象:第一,这个世界既诡秘莫测又苦难深重;第二,这个时代人类精神正在渐次衰微。
一旦悟出“尊重生命”的理念及其肯定的人生态度,我的生命基础变得扎实了,我的人生方向变得明朗了。我因此渴望入世,希望帮助世人深刻而独立地思索人生。迄今我未敢苟同当今时代之精神理念,因为其中弥漫着对思想的轻蔑情怀。人们开始怀疑,凭借思维是否真的可以认识宇宙,真的可以厘清我们与宇宙的关系,进而觅得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当今社会,思想深陷危机之中,被怱略、被怀疑。当今时代之政治组织、社会机构、宗教团体,若欲传播其理念,则以既定模式同化他人,绝不鼓励他人进行独立思考。在它们看来,个体一旦学会独立思考,不仅于己惹祸招灾,而且于人蠹国病民,因为无法保证个体会不会服从组织,能否安于领导。
当今各种团体组织并不可以强化其成员的思想价值观,只要大家思想统一、团结一致就可以。它们相信统一和团结便可攻无不取、战无
不胜。
因此,在人类思想依然残缺不全之时,时代精神非但不见寒蝉凄切之情,反倒沾沾自喜;对于思想上之进步和成就,确实绝非完美无瑕,亦未给予应有的肯定和必要的认可。历史证明,人类快速进步,思想更新功不可没,然而时代精神对此就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它不知道也不承认,未来那些人类思想可能成就事业,它所关心的只是如何打压个人思想。
现代人从生至死囚禁于专制之中,独立思维被不断蚕食,个体自信被不断冲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尽其所能努力营造依赖意识。个体生命的方方面面始终弥漫着这种精神,人与人之间,人与政党组织、团体机构之间,概不例外。
这种精神扑面而来,以五花八门的方法强制个体相信:必须听从组织安排、服从组织管理、认可组织理念。可悲的是,时代精神绝不容许个体获得任何机会寻觅自我,却一而再地向个体施以填鸭教育,就像财大气粗的企业在大街小巷不断投放霓虹灯广告,刺激和麻醉过往行人,以求大众去购买它的鞋油、它的调味包。
时代精神如此强势,个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思想,开始照单签收权威所释放的任何信息。他无力抵制外部势力的操纵,他工作繁忙,神情惶惑,注意力衰退,物质依赖心理严重,心灵侵蚀严重。久而久之,他不再相信自己还有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