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

2014-06-09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 去商家看看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 去商家看看

  编辑推荐

  当个好医生和培养好医生,是吴阶平院士一生的追求,是他全部活动的主线。1987年他在接受北京医科大学颁发的首届“伯乐奖”荣誉证书时说:“我平生获得奖励不止一项,但我最重视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我的‘伯乐奖’,因为这涉及培养下一代的问题。”董炳琨先生创作的《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介绍了他成为一个好医生成长史,希望她对追求“好医生”目标的中青年医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本书尤其适合青年医务工作者和从事医疗行政工作的管理干部作励志类读物。内容推荐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是作者应吴阶平院士邀请,为其所做的一个终生评价。作者董炳琨先生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二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间一直携手管理院校工作,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挚友。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以吴阶平院士的一生为主线,简要、实在、深刻地描述了吴老所经历的一个在新旧社会交替、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逐渐成为一名好医生、好领导的生存成长史,真实再现了吴老的家庭生活、学习成才、协和学习、在中央保健局工作等。尤其适合青年医务工作者和从事医疗行政工作的管理干部作励志类读物。作者简介

  董炳琨1923年出生,1939年参加革命,1958年转业,1985年离休。1994年荣获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协会“医院管理终身贡献奖”。

  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主任、医院副院长、院长兼政委、卫生处副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所研究室主任;阜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等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等职务。退休后任卫生部咨询委员;医院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老科协卫生学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史》副主编:《医生必读》丛书副主编。参与编写《抗美援朝卫生工作总结》外科分册。主要著作《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协和育才之路》、《老协和》、《社会变革时代的医院管理与卫生改革》等。目录

  第一章 反映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教育

  半殖民地时期的封建大家庭

  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第二章 学习与成长

  学习跟着兴趣走

  向自觉学习转变

  深入探索学习的规律性

  第三章 一切源于“有准备的头脑”

  投身医学,进入协和

  巧遇“伯乐”,出国深造

  丹心游子,归国逢时

  走上领导岗位,进入高层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第四章 不懈追求的一生

  追求光明

  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要把大家团结好,就必须有谦让精神,不能自以为是。他说,如果你要过独木桥,对面也有个人要过来,你要说不服对方让你先走,就让对方先过来,然后你再过去,千万不要两人在桥中间争执,那样就会一齐掉到河里。他说轻易不要发火,以势压人,更不能用言语激怒别人,如“你敢把我怎样”,“你敢打我”,这样就会引发严重后果。要讲忍让,“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尊重别人,体谅别人,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

  父亲的这些团结待人之道,显然是继承了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当然这种继承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批判性的继承。他设计建筑的常州宅院大门。的对联,写的是“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延陵是常州古称,对联的含意是指延陵季子兄弟之间互相谦让王位的故事,大厅横匾写的是“循让厅”,也是谦恭礼让之意。可见谦恭礼让以求团结,既是他父亲为人处世之道,也已成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风”,这对幼年的吴阶平的影响是很大的。

  2.强调思考

  父亲很重视思考,认为做一件事要弄清来龙去脉,不能轻易作决定。他认为选择终生职业尤要慎重,他根据20世纪初自己的体验,告诉子女们:一不能做官,官场腐败,要身败名裂;二不能从商,社会动荡,要倾家荡产;必须学技术、学本领,要靠真本事吃饭。学技术也要认真选择,他认为学理科、工科、建筑都不行,因为那时中国根本不能造机器,不能盖大房子,无用武之地,失业拘危险太大。最好的专业是学医,因为病人总是需要医生均。他首先说服已在中学当教师的大女儿的丈夫陈舜名和他的母亲,放弃已能挣钱的教师职位改为学医。学医就要到最好的医学院,于是陈舜名终于在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医生。接着他的4个儿子部走了这条路,而且都成为很有造诣的医学专家,再加上女儿、女婿中从医(药)的人数不少,形成了一个罕见的大医学世家。 父亲在许多具体事物上,体现了他的探索创新精神。对科学、新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例如他爱好书法,为节省磨墨时间,自己设计制造了个磨墨机,后来又逐步改进,将手摇改用小马达作动力的电动磨墨机。他酷爱摄影,购买各种新产品,还要自己洗印、放大,拍摄的艺术照片投稿摄影杂志,还得了奖。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