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工技术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电子通信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 [平装]

2014-03-11 
编辑推荐《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干教材,培养科学的分析方法,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电子通信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 [平装] 去商家看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电子通信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 [平装] 去商家看看

普通高等教育

编辑推荐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干教材,培养科学的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完整,结构严谨,注重基本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思路清晰,易于学习,“场”和“波”两部分理论并重,取材广泛,内容充实,《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配套有《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精解》,可赠送电子课件给任课教师。

目录

第二版 前言
第一版 前言
主要符号、常用参量及梯度、散度、旋度表示式
第1章 矢量分析
1.1 标量场与矢量场
1.2 矢量的运算(加法、点乘、叉乘)
1.3 矢量的通量、散度
1.4 高斯定理
1.5 矢量的环流量、旋度
1.6 斯托克斯定理
1.7 标量场的梯度
1.8 亥姆霍兹定理
习题

第2章 静电场
2.1 静电场的散度方程及旋度方程
2.2 电位及电位梯度
2.3 拉普拉斯方程及泊松方程
2.4 电偶极子
2.5 静电场中的导体
2.6 静电场中的介质
2.7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
2.8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 静电场能量与静电力
2.10 d函数及其相关性质
习题

第3章 恒定磁场
3.1 恒定磁场的散度方程及旋度方程
3.2 矢量磁位A与标量磁位
3.3 磁偶极子
3.4 恒定磁场中的介质
3.5 恒定磁场的边界条件
3.6 自电感和互电感
3.7 磁场能量和磁场力
习题

第4章 恒定电场
4.1 电流密度
4.2 电流连续性方程
4.3 导电媒质中的恒定电场
4.4 导电媒质中的能量损耗
4.5 恒定电场的边界条件
4.6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比拟
4.7 考虑介质损耗的电容器
习题

第5章 静态场边值型问题的解法
5.1 静电场的边值型问题
5.2 唯一性定理
5.3 直接积分求解一维场
5.4 分离变量法求解二维、三维场的拉普拉斯方程
5.5 镜像法
5.6 保角变换法
5.7 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法
5.8 格林函数及格林第一、第二恒等式
习题

第6章 交变电磁场
6.1 关于麦克斯韦方程
6.2 电磁感应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二方程
6.3 安培环路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一方程
6.4 高斯定律与麦克斯韦第三方程
6.5 麦克斯韦第四方程
6.6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辅助方程
6.7 复数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
6.8 边界条件
6.9 坡印廷定理及坡印廷矢量
6.10 交变场的位与场
6.11 关于洛伦兹规范
习题

第7章 平面波在无界媒质中的传播
7.1 波动方程及其解
7.2 理想介质中的平面波
7.3 电磁波的极化(偏振)
7.4 导电媒质中的平面波
7.5 损耗角正切tanσ与媒质分类
7.6 良介质中的平面波
7.7 良导体中的平面波
7.8 趋肤效应
7.9 良导体的表面阻抗Zs
7.10 导电媒质的损耗功率
7.11 色散媒质、色散失真及正常色散、反常色散
7.12 铁氧体中的电磁波
习题

第8章 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8.1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理想导体表面
8.2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理想介质分界面
8.3 平面波斜射到理想导体表面
8.4 平面波斜射到理想介质分界面
8.5 导电媒质分界面上波的反射和折射
8.6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多层介质分界面
8.7 关于菲涅耳公式(R、T)定义的多样性
习题

第9章 双导体传输线——TEM波传输系统
9.1 引言
9.2 TEM波波动方程的特点
9.3 平行导体板传输系统
9.4 双线传输线
9.5 同轴线
9.6 有损耗传输线中的“伪”TEM波
习题

第10章 波导——TE波、TM波传输系统
10.1 矩形波导
10.2 圆波导
10.3 同轴线中的高次模
习题

第11章 电磁波辐射
11.1 交变场的滞后位
11.2 电偶极子
11.3 磁偶极子
11.4 对称振子天线及天线阵概念
11.5 对偶定理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常用公式
习题答案

序言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它深刻地揭示了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其理论性强、逻辑严谨、概念抽象。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能深化对电磁规律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就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论,本书强调了“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工科大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分析方法的多样性”是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既有从物理概念人手的“简明扼要”的分析方法,又有“较多借助数学”的更为严谨的分析方法,或者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概念形成的分析方法。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探索的空间,而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授课而言,在分析方法和内容上也为教师提供了较多的选择余地。
就知识结构而论,电磁场理论应该是电子、通信、信息类专业的大学生所必备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进一步显示它的重要性。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微波技术、天线、电波传播、光纤传输等专门学科的基本理论,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实际上电磁场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
接触过高频电路的人都知道,所用电阻、电感、电容的引线越短越好。因为这些引线会引入分布电感、电容、电阻,从而改变元件参量,损害电路指标。这种“分布参量”的问题,要用电磁场理论去分析、处理。
在集成电路中,尤其在高速集成电路中更是充满了电磁场问题。诸如电路之间的耦合、与地之间的耦合,材料的损耗和色散,以及插接件、连接线、转弯、过孔等不连续问题所引起的反射,都将改变电路参量,损害信号完整性,分析处理这些问题,电磁场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电磁场与电磁波作为学科交叉点,衍生出众多的学科门类,诸如电子类、通信类、生物医学等学科。通信类学科又有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除通信之外还有雷达、无线广播、电视等学科,它们都是以电磁波携带信息的方式来实现的。
就培养创新能力而论,作为一名合格的电子、通信、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学好电磁场理论,以处理本专业中出现的最基本的电磁场问题。又因为这门课处于学科交叉点,学习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交叉边缘学科的介入和开创能力。
本书的内容是参照国家教育部电磁场理论指导组制定的教学大纲,参考.国内外的优秀教材,以及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而确定的。书中配有不少例题,以期帮助读者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全书共分11章。第1、9、10、11章依次由高泽华、张阳安、李书芳、李莉编写,习题和答案由王亚峰、张欣编写,以上六位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授、副教授;第2~8章由焦其祥编写。

文摘

插图:

喜欢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电子通信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