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计算机与网络 > 软件工程 >

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 [平装]

2014-03-05 
编辑推荐《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讲述面向对象仿真技术的教材。面向对象仿真技术在各类仿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 [平装] 去商家看看
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 [平装] 去商家看看

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 [平装]

编辑推荐

《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讲述面向对象仿真技术的教材。面向对象仿真技术在各类仿真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将原理介绍、系统设计和代码实现相结合,以面向对象仿真的基本思想贯穿始终,按照基本概念、建模方法、系统实现的顺序。系统讲解面向对象仿真技术的方方面面。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仿真的基本概念
1.1.1 系统
1.1.2 模型
1.1.3 建模
1.1.4 仿真
1.1.5 系统、模型和仿真的关系
1.2 面向对象技术
1.2.1 发展概况
1.2.2 面向对象的思想
1.3 面向对象仿真
1.3.1 什么是面向对象仿真
1.3.2 面向对象仿真的特点
1.3.3 仿真研究实例
1.4 本章小结
基本练习
扩展练习
延伸阅读

第2章 面向对象技术入门
2.1 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
2.1.1 面向对象对现实世界的映射
2.1.2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解方法
2.2 面向对象建模语言
2.2.1 什么是UML
2.2.2 UM[,的构成
2.2.3 如何使用UML
2.3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2.3.1 什么是对象
2.3.2 类的概念
2.3.3 类的结构
2.3.4 类的UML描述
2.3.5 类的Java实现
2.4 面向对象的主要机制
2.4.1 抽象——建模基础
2.4.2 封装——安全目标
2.4.3 继承——重用目标
2.4.4 聚合——装配机制
2.4.5 关联——整合机制
2.4.6 消息传递——通信机制
2.4.7 重载——灵活目标
2.4.8 多态性——灵魂
2.5 本章小结
基本练习
扩展练习
延伸阅读

第3章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
3.1 面向对象建模的依据
3.1.1 建模的一般原则
3.1.2 面向对象建模的基本思想
3.2 面向对象模型的构成
3.3 面向对象建模过程
3.4 建立实验框架
3.4.1 什么是实验框架
3.4.2 如何描述实验框架
3.4.3 建立实验框架的过程
3.5 静态建模
3.5.1 静态建模过程
3.5.2 静态建模详解
3.5.3 静态建模的基本原则
3.6 动态建模
3.6.1 状态建模
3.6.2 交互建模
3.6.3 活动建模
3.7 本章小结
基本练习
扩展练习
延伸阅读

第4章 面向对象离散事件仿真
4.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概述
……
第5章 面向对象仿真高级专题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建模的含义相当广泛,广义上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建模。从工程建模角度看,建模又分为数学建模、逻辑建模、软件建模等。面向对象建模属于逻辑建模和软件建模。建模需要认识系统的特征,然后去适应或改造系统。建模的基础是研究系统,从系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数据。建模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的过程。建模目的、先验知识和系统数据是建模的信息源。
建模前首先要建立实验框架(Experimental Frame,EF)。实验框架的概念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Zeigler教授提出来的,可以描述为对系统进行观测或实验时的条件和环境的描述,包括各种假设、目标、限制条件等。实验框架是被建模系统和模型之间的桥梁。实验框架是根据建模目的确定的。在对系统进行建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个实验框架,每个实验框架对应不同的建模目标,不同的假设和限制条件。可见,一个模型的有效性是针对特定的实验框架而言的,对一个实验框架有效的模型对另一个框架来说就不一定是有效的。
根据建模信息源的不同,通常有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建模途径。演绎法运用数学推理和逻辑推理的知识来建立系统模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演绎法建模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归纳法则是从观测到的行为出发,总结出与观测结果一致的更高层次的知识,它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在实际工程建模过程中,往往基于实验框架,将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使用。

喜欢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