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建筑 >

建筑材料(第2版)(附光盘1张) [平装]

2014-02-11 
编辑推荐《建筑材料(第2版)》由魏鸿汉主编,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建筑材料课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建筑材料(第2版)(附光盘1张) [平装] 去商家看看
建筑材料(第2版)(附光盘1张) [平装] 去商家看看

建筑材料(第2版)(附光盘1张) [平装]

编辑推荐

《建筑材料(第2版)》由魏鸿汉主编,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建筑材料课程多种媒体教材中的主教材。《建筑材料(第2版)》根据2005年制定的“建筑材料”教学大纲和多种媒体一体化设计方案编写。
本教材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育部面向21世纪工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有关精神,配合“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成果编写,旨在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适应电大远距离学习的特点,满足业余自学为主的学生需求。

作者简介

魏鸿汉,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建设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职及成人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水利)工程学科教研中心组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材料、施工技术、项目管理。主编、参编各类教材14部,其中,主编的《建筑装饰材料韵》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筑材料》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和2010年两度被建设部执业注册中心评为全国建造师管理和命题先进专家。

目录

1 绪论
1.1 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1.2 建筑材料的分类
1.3 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1.4 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
1.5 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方法

2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2.1 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
2.2 材料的物理性质
2.3 材料的力学性质
2.4 材料的耐久性
2.5 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3 建筑石材
3.1 岩石的基本知识
3.2 常用的建筑(装饰)石材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4 气硬性胶凝材料
4.1 石灰
4.2 石膏——
4.3 水玻璃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5 水泥
5.1 通用硅酸盐水泥概述
5.2 硅酸盐水泥
5.3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5.4 高铝水泥
5.5 其他品种水泥
5.6 水泥试验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6 混凝土
6.1 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要求
6.2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6.3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性质
6.4 硬化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6.5 混凝土外加剂
6.6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6.7 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6.8 新型混凝土简介
6.9 普通混凝土试验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7 建筑砂浆
7.1 砌筑砂浆
7.2 抹面砂浆
7.3 预拌砂浆
7.4 建筑砂浆试验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8 墙体材料
8.1 砌墙砖
8.2 墙用砌块
8.3 新型墙体材料简介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9 建筑钢材
9.1 钢的冶炼和分类
9.2 钢材的技术性能
9.3 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9.4 钢材的冷加工及时效
9.5 建筑钢材的标准及使用
9.6 钢材的锈蚀及防止
9.7 钢筋试验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10 高分子建筑材料
10.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10.2 建筑塑料
10.3 建筑胶粘剂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11 防水材料
11.1 沥青材料
11.2 其他防水材料
11.3 防水卷材
11.4 防水涂料、防水油膏、防水粉
11.5 石油沥青试验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12 木材及制品
12.1 树木的分类与构造
12.2 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12.3 木材的腐朽与防止
12.4 木材的综合利用及常用制品
12.5 人造木板材甲醛释放量的控制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13 建筑功能材料
13.1 隔热保温材料
13.2 建筑装饰材料
13.3 建筑功能材料的新发展
小结
自测题
测验评价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建筑材料除应满足各项物理、力学的功能要求外,还必须经久耐用,反映这一要求的性能即为耐久性。耐久性是指材料使用过程中,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破坏、不变质,保持原有性能的性质。
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外部作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的湿度、温度及冻融变化等物理作用会引起材料的体积胀缩,周而复始会使材料变形、开裂甚至破坏。材料长期与酸、碱、盐或其他有害气体接触,会发生腐蚀、碳化、老化等化学作用而逐渐丧失使用功能。木材等天然纤维材料会由于自然界中的虫、菌的长期生物作用而产生腐朽、虫蛀,进而造成严重破坏。
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外部因素,往往又是通过其内部因素而发生作用的
与材料耐久性有关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的特点。当材料含有易与其他外部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成分时,就会造成因其抗渗性和耐腐蚀能力差而引起的破坏。如玻璃因其玻璃体结构呈出的导热性较小,而弹性模量又很大,使其极不耐温度剧变作用。若材料含有较多的开口孔隙,则会加快外部侵蚀性介质对材料的有害作用,而使其耐久性急剧下降。
材料的耐久性是一综合性能,不同材料的耐久性往往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如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以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和抗碳化性所体现。钢材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其抗锈蚀性,而沥青的耐久性则主要取决于其大气稳定性和温度敏感性。
材料耐久性的测定需长期的观察,这往往满足不了工程的需要。所以常常根据使用要求,用一些实验室可测定的、又能基本反映其耐久性特性的短时试验指标来表达。如常用软化系数来反映材料的耐水性;用实验室的冻融循环(数小时一次)试验得出的抗冻等级来说明材料的抗冻性;采用较短时间的化学介质浸渍来反映实际环境中的水泥石长期腐蚀等。

喜欢建筑材料(第2版)(附光盘1张)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