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农林 >

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 [平装]

2014-02-09 
编辑推荐《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农村书屋系列目录第1章 蜜蜂生物学特性11.1 蜜蜂是什么动物11.1.1 蜜蜂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 [平装] 去商家看看
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 [平装] 去商家看看

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 [平装]

编辑推荐

《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农村书屋系列

目录

第1章 蜜蜂生物学特性1
1.1 蜜蜂是什么动物1
1.1.1 蜜蜂是无脊椎动物1
1.1.2 蜜蜂是无脊椎动物类中进化最高水平的物种1
1.2 蜜蜂的分类地位2
1.3 家养蜜蜂的种类2
1.3.1 蜜蜂的形态3
1.3.2 蜂群的三种个体4
1.4 蜜蜂的习性8
1.4.1 营社会化群体生活8
1.4.2 个体繁殖和群体繁殖9
1.4.3 蜂巢内温、湿度调节10
1.4.4 蜂王的习性11
1.4.5 雄蜂的习性13
1.4.6 工蜂的工作和分工16

第2章 意大利蜜蜂养殖技术18
2.1 如何建立意大利蜜蜂养蜂场18
2.1.1 怎样购买蜂群18
2.1.2 选定蜂场场址18
2.1.3 购置饲养工具19
2.2 基本养殖技术24
2.2.1 蜂箱的排列和颜色24
2.2.2 蜂群的检查25
2.2.3 巢脾的建造和保存30
2.2.4 蜂群的合并与调整35
2.2.5 人工育王技术39
2.2.6 人工分群和蜂王的诱入41
2.2.7 分蜂热的控制和处理47
2.2.8 盗蜂的识别和控制50
2.2.9 双王群饲养技术53
2.2.1 0蜂群的移动和转地技术57
2.3 四季管理69
2.3.1 春季管理69
2.3.2 夏季管理71
2.3.3 秋季管理73
2.3.4 冬季管理78
2.4 蜂产品生产技术82
2.4.1 蜂蜜生产技术82
2.4.2 巢蜜的生产技术87
2.4.3 蜂王浆生产93
2.4.4 蜂花粉的生产99
2.4.5 蜂胶的生产104
2.4.6 蜂蜡的生产108
2.4.7 生产蜂毒技术111
2.4.8 授粉蜂群的租用和出售121

第3章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125
3.1 从自然蜂巢过渡到活框饲养的过箱技术125
3.1.1 收捕野生蜂群技术125
3.1.2 过箱操作125
3.2 活框饲养的蜂具128
3.2.1 蜂箱128
3.2.2 分(摇)蜜机129
3.3 活框饲养基本操作技术130
3.3.1 蜂箱的排列和移动130
3.3.2 蜂群的检查130
3.3.3 蜂群的合并132
3.3.4 人工分群133
3.3.5 蜂王的诱入134
3.3.6 自然分蜂及飞逃蜂团的收捕136
3.3.7 盗蜂及其防止技术137
3.3.8 工蜂产卵的识别和处理139
3.3.9 蜂群的喂饲140
3.3.1 0造脾技术与巢脾的保存142
3.3.1 1蜂群的保温及遮荫144
3.4 人工育王技术145
3.4.1 人工育王的条件146
3.4.2 育王用具146
3.4.3 移虫操作148
3.4.4 培育群的管理149
3.4.5 交尾的组织和管理150
3.5 活框饲养的饲养管理152
3.5.1 流蜜期管理152
3.5.2 短途转地放养管理152
3.5.3 四季管理154
3.6 产品生产技术162
3.6.1 分离蜜生产162
3.6.2 巢蜜生产165
3.6.3 生产王浆166
3.6.4 生产花粉168
3.6.5 蜂蜡生产169
3.6.6 生产蜂毒171
3.6.7 出售和租用授粉蜂群172

第4章 病虫害防治174
4.1 传染性病害174
4.1.1 慢性麻痹病174
4.1.2 囊状幼虫病176
4.1.3 美洲幼虫腐臭病179
4.1.4 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181
4.1.5 孢子虫病183
4.1.6 白垩病184
4.2 寄生性虫害187
4.2.1 大、小蜂螨病187
4.2.2 巢虫(蜡螟)190
4.3 其他病虫害193
4.3.1 胡蜂193
4.3.2 绒茧蜂194
4.3.3 蚂蚁195
4.3.4 痢疾病195
4.4 农药中毒的预防和处理196
4.4.1 症状196
4.4.2 预防方法196
4.5 提高蜂群抗病能力的措施197
参考文献198

序言

蜜蜂是我国古老的养殖昆虫,历史上有“蚕吐丝,蜂酿蜜”的社会生活方式。饲养蜜蜂不但能获得各种蜂产品,同时能为果树、农作物授粉,提高农作物产量。中华蜜蜂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缔造者和维护者,保护和饲养中华蜜蜂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随着科学的进步及国际交流,20世纪初,先进的活框饲养技术及优良西方蜜蜂品种传入我国,使我国的养蜂业有了飞跃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饲养技术还比较落后,产品质量普遍较差。为了推广先进饲养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我编写了本书供蜂农和养蜂爱好者参考使用。本书虽然是我编著的饲养蜜蜂的基本技术书籍,但图书内容参考借鉴了其他诸多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特别要提出的是,书中有关意大利蜂的养殖技术主要引用了周冰峰教授的材料,有关蜂病防治方面主要引用了冯峰研究员的材料。在此对上述专家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衷心希望本书能为各位同行改进及提高蜜蜂饲养技术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同时,对书中存在的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蜜蜂通过个体增殖和群体繁殖来实现种群的繁衍。这种繁衍方式在昆虫界是独特的。所谓个体增殖指的是蜂群内只有一个蜂王产卵繁殖后代。蜂王除越冬时节外每天产卵,中蜂蜂王春、夏季每日产卵800~1300粒,秋季每日产卵300~800粒。蜂群内工蜂、雄蜂和蜂王的发育历程不同。工蜂卵期为3天,幼虫期为6天,蛹期为11天(中蜂)。蜂王卵期为3天,幼虫期为6天,蛹期为6天。雄蜂卵期为3天,幼虫期为6天,蛹期为14天。各虫型发育日历不随季节变动。常年没有世代划分。但是扩大的群体依然只是一个物种单位,并没有增加新群体。如何才能增加新的群体呢?有的同样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如蚂蚁初春产生有翅处女雌蚁和雄蚁,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个处女雌蚁和雄蚁交配后,另营新巢,由交配成功的雌性繁殖后代,这时雌蚁必须承担采集食物、哺育幼虫、建筑巢穴的一切工作。待子代发育成虫后,才逐渐转成专职产卵的蚁王。蚂蚁群体虽然同样具有复杂的社会化生活,但必须回到单个雌性交配后繁殖后代的传统模式来增加新群体。
蜂群增加新群采用群体分裂(蜂)的方式实现。新群体的产生不是由一对雌、雄性个体交配后自立巢穴形成,而是由老蜂王带一半工蜂、雄蜂去建造新巢,称为分蜂。这种繁殖特性与蚂蚁不同,是通过整个蜂群一分为二来实现。老蜂王把老巢留给新蜂王,老巢中有丰富的食物、众多工蜂、坚固的巢脾,新蜂王专司产卵,其他工作由留下的工蜂承担,这样新蜂群立即能强壮起来。老蜂王在新址建好巢房后,如果产卵能力下降,工蜂就建造一个单王台,这王台比春、夏间分蜂时建造的王台大,培育出优良的处女王。处女王交配成功后,与母亲共营蜂群,几个月后老王死去,变为新王群,这叫更替。

喜欢蜜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