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风力机原理与应用 [平装] | ![]() |
|
![]() |
风力机原理与应用 [平装] | ![]() |
《风力机原理与应用》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前言
主要符号
第1章绪论
1.1 风电的发展现状
1.2 风车起源
1.3 利用风力机发电的历史过程
1.4 20世纪50年代的风力机
1.5 能源危机时期的风力机
1.6 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风力机
1.7 风力发电机组的发展趋势
第2章风与风能
2.1 风的形成
2.2 风的种类
2.3 风廓线
2.4 地形和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
2.5 风的特性
?2.6 风的等级
2.7 风速测量
2.8 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2.9 世界风能资源分布
2.1 0可用风能
第3章风电场规划与选址
3.1 风电场数据分析
3.2 风电场风速统计模型
3.3 风况的能量估算
3.4 风能资源评估
3.5 风电场宏观选址
3.6 风电场微观选址
3.7 风电场的布置
第4章风力机分类和构成
4.1 风力机的类型
4.2 水平轴风力机构造
第5章风轮的基本理论
5.1 阻力叶片和升力叶片
5.2 ?力型风轮的升力和阻力
5.3 叶素理论
5.4 动量理论
5.5 涡流理论
5.6 NACA翼型命名
5.7 风轮叶片专用翼型
5.8 翼型的选择
第6章水平轴风轮的气动设计
6.1 气动设计模型
6.2 风轮功率特性
6.3 风轮设计参数
6.4 现代风轮叶片设计
6.5 风轮的偏航控制
6.6 转速~功率空气动力学控制
6.7 风轮尾流
6.8 试验风轮的空气动力学
第7章风力机载荷和结构应力
7.1 风力机载荷类型
7.2 ?荷载来源
7.3 设计载荷假设
7.4 设计工况与载荷状况
7.5 载荷分析基本要求
7.6 疲劳强度分析基础
7.7 疲劳强度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7.8 弹性结构模型
7.9 塔架静、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7.10 塔架~风轮系统振动模态
第8章垂直轴风力机
8.1 垂直轴风力机的分类
8.2 升力型风轮输出功率计算
8.3 垂直轴风力机的关键参数
8.4 垂直轴风轮翼型
8.5 垂直轴风力机实例
8.6 与水平轴比较
……
第9章风力发电运行
第10章风力机运行与维护
第11章其他风力机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近似直射,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相反,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小,为斜射,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少,温度低。这种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地球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做水平运动,风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从高压地区吹向低压地区。地球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这种力使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南半球气流向左偏转,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了受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外,还受地球偏转力的影响。地球周围大气层宏观的真实运动为这两种力综合影响的结果,如图2-1所示。
地球自转也影响着大气的运动。接近极地地面的冷空气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偏向西方,而大气层上部的暖空气偏向东方。这引起了北半球围绕低压区的反时针向环流和南半球顺时针方向的环流。由于地球不断自转,在纬度30°附近,热空气在高空一侧有空气流向赤道,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风速稳定但不大,为3~4级,这就是所谓的信风。所以,在南、北纬度30°之间的地带被称为信风带。在副热带高压向着极地一侧,有空气流向中纬度。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南、北半球都吹偏西风,并且风速较大,称为盛行西风带。从基地地面高气压流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趋势,南北半球均吹偏东风,这样就在纬度60°~90°之间,形成极地东风带。上述各部,即热带一赤道信风圈、中纬盛行西风圈、极地东风圈组成了地球上3个大气环流圈,.这便是著名的“三圈环流”,如图2-1所示。空气在离地面18000m高空内的流动情况如图2-1左侧所示。相邻的环流圈相互间,旋转方向相反。南、北信风带环流从赤道无风带彼此分离,又各自在副热带高压区与亚热带高压区环流分开,而后者又各自与南北极地东风带环流分开。
喜欢风力机原理与应用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