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 [平装] | ![]() |
|
![]() |
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 [平装] | ![]() |
《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通信类规划教材之一。
樊昌信,1931年9月出生,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评选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1ETFellow)。曾发表过通信工程领域学术论文100余篇,著译10余本。其中《通信原理》(1980年)一书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
第一篇
第1章 概论
1.1 通信的发展
1.2 消息、信息和信号
1.3 数字通信
1.3.1 基本概念
1.3.2 数字通信的优点
1.3.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3.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4 信道
1.4.1 无线信道
1.4.2 有线信道
1.4.3 信道模型
1.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5 信道中的噪声
1.6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信号
2.1 信号的类型
2.1.1 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
2.1.2 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2.2 确知信号的性质
2.2.1 频域性质
2.2.2 时域性质
2.3 随机信号的性质
2.3.1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3.2 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
2.4 常见随机变量举例
2.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5.1 数学期望
2.5.2 方差
2.5.3 矩
2.6 随机过程
2.6.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6.2 平稳随机过程
2.6.3 各态历经性
2.6.4 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2.7 高斯过程
2.8 窄带随机过程
2.8.1 窄带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8.2 窄带随机过程的性质
2.9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
2.10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0.1 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2.10.2 确知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0.3 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1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1 概述
3.2 线性调制
3.2.1 振幅调制(AM)
3.2.2 双边带(DSB)调制
3.2.3 单边带(SSB)调制
3.2.4 残留边带(VSB)调制
3.3 非线性调制
3.3.1 基本原理
3.3.2 已调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3.3.3 角度调制信号的接收
3.4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4.1 引言
4.2 模拟信号的抽样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4.2.2 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4.2.3 模拟脉冲调制
4.3 抽样信号的量化
4.3.1 量化原理
4.3.2 均匀量化
4.3.3 非均匀量化
……
第二篇
版权页:
插图:
图中,信源是指把消息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例如话筒、键盘、磁带等。
信源编码的基本部分是压缩编码。它用以减小数字信号的冗余度,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如果是模拟信源(例如话筒),则它还包括模/数转换功能,把模拟输入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在某些系统中,信源编码还包含加密功能,即在压缩后还进行保密编码。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它在经过信源编码的信号中增加一些多余的字符,以求自动发现或纠正传输中发生的错误。这样做必然又增加信号的冗余度,似乎抵消了信源编码的作用。但是,这里增加的字符是符合特定规律的,它能够用于纠错。而在信源编码时减少的冗余是信源本身原有的、多余之物。
调制包含调节或调整的意义。调制的主要目的是使经过编码的信号特性与信道的特性相适应,使信号经过调制后能够顺利通过信道传输。来自信源(和经过编码)的信号所占用的频带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这种信号也称为基本频带信号,简称基带信号。例如,由信源产生的文字、语音、图像、数据等信号都是基带信号。基带信号通常都包含较低频率的分量,甚至包括直流分量。而许多信道,例如无线电信道,不能传输低的频率分量或直流分量。所以,通常需要使基带信号对一个载波进行调制,将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足够高的频段,使之能在信道中传输。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基带信号不需用载波调制,只要对其波形作适当改变,就能与信道的特性相适应。对基带信号的这种处理,有时称为基带调制。所以广义的调制分为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与此对应,信道也可以分为基带信道和带通信道。但是,在大多数场合中,往往将调制仅作狭义的理解,即常将带通调制简称为调制。
总之,基带调制的功能是改变信号的波形,使之适于在基带信道中传输;基带调制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只是信号的波形发生了变化。带通调制后的已调信号是一个带通信号。所以,带通调制常用一个正弦波作为载波,把编码后的信号调制到这个载波上,使这个载波的一个或几个参量(振幅、频率和相位)上载有编码信号的信息,并且使已调信号的频谱和带通信道的特性相适应。此外,调制的目的不只是使信号特性与信道特性相适应,为了把来自多个独立信号源的信号合并在一起经过同一信道传输,也采用调制的方法区分各个信号。
在一条信道中传输多路信号时,多路信号重复使用这条信道,称为多路复用。可以采用的复用方法有多种。方法之一是利用调制来划分各路信号,解决多路信号复用问题。这时多路信号分别采用互相正交的载波进行调制,并使各路已调信号具有正交性;在接收端则利用此正交性来区分各路信号。这是调制的又一功能。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有多种,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电波、光缆等。按照信道的传输频带区分,各种信道都可以归入下述两类:基带信道和带通信道。前者可以传输很低(甚至包括直流)的频率分量,而后者则不能。例如双绞线是基带信道,而无线电信道则是带通信道。
数字信号经过信道传输时,信道对其影响有两方面:(1)信道传输特性对数字信号的影响;(2)进入信道的外部加性噪声的影响。信道传输特性包括振幅一频率特性、相位一频率特性、频率偏移、频率扩展和多径时延等。外部加性噪声则包括起伏噪声、脉冲干扰和人为的其他信号干扰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外部加性噪声包括系统内部各个元器件产生的噪声。由于在线性系统中,叠加原理适用,所以可以认为这些噪声等效于和外来干扰线性叠加,共同叠加在有用信号上,称为加性噪声。
喜欢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