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黄朴民解读三略?六韬 [平装]

2013-12-27 
编辑推荐《黄朴民解读三略·六韬》是由岳麓书社出版的。作者简介黄朴民,男,浙江诸暨人,1958年8月生于浙江绍兴市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黄朴民解读三略?六韬 [平装] 去商家看看
黄朴民解读三略?六韬 [平装] 去商家看看

黄朴民解读三略?六韬 [平装]

编辑推荐

《黄朴民解读三略·六韬》是由岳麓书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黄朴民,男,浙江诸暨人,1958年8月生于浙江绍兴市,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学学刊》执行主编、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史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著有《春秋军事史》《孙子评传》《刀剑书写的永恒: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散论》《五千年的征战:中国军事史》《中国古代的皇权与将帅》等;主编有《孙子探胜》《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教程》等;并著有《寻找本色》《叩问历史》等学术随笔集;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文献》《学术月刊》《中国军事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目录

三略
导言
卷上 上略
卷中 中略
卷下 下略
附录黄石公素书
六韬
导言
卷第一文韬
卷第二武韬
卷第三龙韬
卷第四虎韬
卷第五豹韬
卷第六犬韬

文摘

版权页:



《黄石公三略》将阐述重点放在政略问题上,正是汉代时代精神的客观反映,是体现大一统时期政治现实的必然要求。所谓“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大一统帝国建立后,天下基本趋于太平,战争一般情况下不再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当整个社会由崇尚武功转向追求文治,由迷信暴力改为粉饰礼乐的时候,人们自然要高度重视政略,而相对地忽视兵略了。这种社会价值取向也同样势必要反映到当时的兵学理论建设之中。换言之,从逐鹿中原到统御天下,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个带根本性的转折,论政略重于论兵略,乃是理有固宜,势所必然。这就是所谓“逆取顺守”“文武并用”:“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史记·陆贾列传》)《黄石公三略》作为体现大一统时代精神的兵书,合乎逻辑地要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而以论述军事战略为辅了。
第二,《黄石公三略》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花费大量笔墨在论述君主与将帅、君主与群臣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君主如何驭将统众的重要原则。这同样是大一统时代文化精神指导规范当时兵学理论建设的具体表现之一。
《黄石公三略》以很大的篇幅阐述君主如何统御将帅,控驭群臣的一般道理和方法。它主张君臣之间要建立合理的关系;君主信任臣下,群臣服从君主,做到彼此相安:“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君,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中略》)强调指出君臣都不能站错自己的位置:“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同上)。在君臣关系中,君主是绝对主导的,臣下则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

喜欢黄朴民解读三略?六韬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