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概论 [平装] | ![]() |
|
![]() |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概论 [平装] | ![]() |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概论 [平装]](http://img.reader8.net/uploadfile/2013/1219/20131219045454793.jpg)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概论》讲述了短短十余年间,中国实现了进入汽车社会的梦想,汽车发展速度如此惊人,以至于我们在享受着汽车社会的高速、舒适、便捷的同时,还来不及全面思索汽车文明应有的内涵。
第一章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概述
第一节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内涵
一、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渊源
二、车辆和驾驶入管理的概念
三、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要素
第二节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属性
一、社会性
二、服务性
三、技术性
第三节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车辆管理的内容
二、驾驶人管理的内容
三、监督管理的内容
四、其他管理内容
第四节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管理
二、以人为本
三、创新发展
第五节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社会功能
一、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基础
二、公安机关执法的重要关口
三、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
四、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
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发展历程
第一节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历史演变
一、多部门共同管理阶段(1949年-1985年)
二、统一管理起步阶段(1986年-1995年)
三、规范化管理阶段(1996年-2003年)
四、法治化管理阶段(2004年至今)
第二节车辆管理的历史沿革
一、机动车管理分类
二、机动车登记
三、机动车牌证
四、机动车检验
五、机动车报废
六、特殊车辆管理
七、机动车保有量
八、非机动车管理
第三节机动车驾驶人管理发展历程
一、驾驶证分类
二、驾驶证式样
三、驾驶人考试
四、驾驶证审验
五、驾驶人培训
六、驾驶人记分管理
七、驾驶人数量
第三章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制度
第一节机动车管理
一、机动车登记制度
二、机动车检验制度
三、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
四、机动车牌证管理制度
第二节驾驶人管理
一、驾驶证申领制度
二、驾驶人考试制度
三、驾驶证审验制度
四、驾驶人交通安全违法累积记分制度
第三节临时入境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
一、概述
二、临时入境机动车管理制度
三、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制度
四、国际道路运输协定
第四节非机动车登记制度
一、非机动车登记制度的内涵
二、非机动车的种类
三、非机动车登记管理
第五节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行政主体及其办事机构
二、行政管辖权限
三、行政监督
四、行政责任
第四章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服务型车辆管理所建设
一、服务型车辆管理所的提出
二、服务型车辆管理所的内涵
三、服务型车辆管理所的举措
四、服务型车辆管理所的成效
第二节第一道防线建设
一、第一道防线的确立
二、第一道防线的建设
三、第一道防线的内容
第三节信息化建设
一、机动车登记和驾驶证管理信息系统
二、机动车和驾驶证业务统计监管系统
三、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智能评判和监管系统
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联网与监管系统
五、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应用
第四节正规化建设
一、组织管理实现标准化
二、重点岗位实现专业化
三、执法监督实现制度化
四、教育培训实现常态化
五、车管正规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第五章 国外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国外车辆管理
一、车辆管理模式
二、机动车登记程序和要求
三、机动车检验制度
四、机动车报废制度
五、机动车牌证制度
六、重点机动车管理
第二节 国外驾驶人管理
一、申领驾驶证条件
二、驾驶人培训
三、驾驶人考试
四、驾驶证管理
五、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国外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经验
二、对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的启示
第六章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
第一节车辆和驾驶人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二、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执政目标
三、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
四、科学发展观成为时代特征
五、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第二节当前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车辆和驾驶人管理自身发展的制约
二、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外部环境的制约
第三节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发展理念
一、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指导思想
二、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发展理念
第四节车辆和驾驶入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
二、构建“规范化服务型”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体系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工作大事记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一、车辆和驾驶入管理的渊源
车辆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中国是最早使用车辆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车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车辆已十分普遍,广泛应用于运输和战争,大街上已有了“车毂击,人肩摩”①的繁荣景象。在随后的几千年里,车辆几经革新,先后经历了单辕双轮车、双辕车、独轮车等阶段,但其动力始终局限在人力和畜力。对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也是自古有之,夏禹时代就设有“车正”一职专管车马,秦统一中国后,修筑驰道,实行车同轨。睡虎地秦简《除吏律》②记载:“驾驺除四岁,不能驾御,赀教者一盾;免,赏(偿)四岁繇(徭)戍。”③以后的各个朝代,均设有专门机构和官职,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准则,对道路交通(包括车辆和驾驶人)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与车辆发展相匹配,我国古代的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也只是限于非机动车。
(二)第二代驾驶证1960年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交通部发布了《机动车管理办法》,首次使用“机动车”这一专用词汇,将机动车驾驶证分为职业机动车驾驶执照、非职业机动车驾驶执照(图2-52)、实习职业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机动车学习驾驶证(称为证),由车辆管理机关核发。
(三)第三代驾驶证1972年3月25日,公安部、交通部发布的《城市和公路交通管理规则》(试行),对机动车驾驶证式样种类做了重新规定,将机动车驾驶证分为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实习驾驶证(实习期为1年)和机动车学习驾驶证,由车辆管理机机关核发。
①参见(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 “监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②睡虎地秦简,又称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等,其中《除吏律》为其比较典型的军事律文。③说明秦代御者(驾车人)要经过长达四年的训练,过了四年如果仍不能驾车,要罚教习之人一盾,御者本人免职,且要补服四年的徭役。正是因为对御者的严格训练,才保证了古代战车的战斗力。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 Karl Benz)设计制造了一辆装汽油机的三轮汽车(图1-1),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1886年,另一名德国工程师戈特里布?戴姆勒( Gottlib Daimler)成为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图1-2)的创始者,被人们称做世界汽车之父,1886年因此被称为汽车的诞生年。①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 Leinz)将两辆美国制造的奥兹莫比尔( Oldsmobile)牌汽车(图1-3)自香港运到了上海,开中国汽车风气之先,成为我国最早出现的汽车。
喜欢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概论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